網頁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萬華區華江里醫療保健評估問卷調查表


萬華區華江里醫療保健評估問卷調查表
您好,我們是長庚大學護理系社區實習生,為了了解里民對華江里的想法及感受,故設計此問卷,問卷結果會提供給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原衛生所)作為健康服務的參考,煩請各位撥空填寫,非常感謝您珍貴的意見!
基本資料:□本人  □照顧者代答
1.年齡:        
2.性別:□男  □女 
3.職業:□退休 □家管  □工  □商  □農  □漁  □服務  □軍公教  □其他­­­­­­­­­­­­­­­­­­______
4.教育程度:□國小以下  □國小  □初中  □高中職  □大專  □大專以上
5.疾病狀況:□無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脂  □心臟病  □中風  □癌症 
□關節炎  □呼吸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  □其他          
6.自覺健康狀態:□健康  □普通  □不健康  
7.是否與家人同住:□是  □否
8.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部分:□進食  □移位  □如廁  □洗澡  □平地走動 □穿脫衣褲鞋襪  □無9.有行走疼痛或困難情形? □經常  □偶爾  □從不
1.里內噪音污染之情形為何?□經常  □偶爾  □從不
承上題,認為噪音污染來源為(可複選)□車流量大   □工廠機器運作聲  □市場叫賣聲
                                 □狗吠聲  □學校廣播或活動聲  □鄰居卡拉ok聲 □其他_____
2.對里內環境清潔滿意度為何?□滿意  □普通  □不滿意
承上題,認為不整潔的原因為(可複選)□野狗大小便  □落葉無人清掃  □公共垃圾桶數量不足  
□家庭垃圾隨意棄置  □其他_____
3.您對里內空氣品質的滿意度為何?□滿意  □普通  □不滿意
承上題,您認為空氣品質不好的原因為?□家禽批發市場  □市場  □汽車廢氣  □水溝
4.里內公園的使用便利為何(如:空間及設施足夠、無損壞)?□便利  □普通  □不便利
5.於里內馬路及人行道行走時是否順暢無阻?□順暢  □普通  □不順暢
承上題,不順暢行走的原因為(可複選)□路面不平整  □車子佔道  □廣告招牌佔道
□商家將商品置於人行道  □其他_____
6.認為里內無障礙空間的設置對於有需求者是否合宜?□合宜  □普通  □不合宜
7.里內人行道或公園內座椅的數量是否足夠?□足夠  □普通  □不足
8.對於里內生活機能(如:學校、超商、郵局等)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9.對於里內安全滿意度爲何?□滿意  □普通  □不滿意
承上題,不滿意的原因為(可複選)?□小偷猖獗  □遊民或不良份子聚集  □夜晚路燈照明不足                  □監視器不足  □紅綠燈設置不足 □其他_____
10.里內使用公廁的便利程度為何?□便利   □普通   □不便利
承上題,公廁清潔度為何?□清潔  □普通  □不清潔
11.您認為里內大眾運輸便利程度為何(方便到達市場、商圈)?□便利  □普通  □不便利
承上題,認為不便利的原因為(可複選)?□公車班次少  □路線設計不符合需求  □其他_____
12.大眾交通工具的階梯設計,對於您上下車是否感到方便?□是  □否
13.客運司機是否尊重年長者(如:行車速度合宜、就坐再開車)?□經常  □偶爾  □從不
14.站牌路線及時刻表是否容易閱覽?□容易  □普通  □不容易
15.綠燈通行秒數是否足夠?□足夠  □普通  □不足夠

16.一年內是否有跌倒的經驗?□有  □無
承上題,跌倒地點為何?(可複選)□家中浴室  □客廳  □臥室  □樓梯  □住宅外
承上題,跌倒原因為何?(可複選)□地太滑 □無扶手 □上下樓困難 □照明度不佳 □雜物絆倒
 □地板不平  □其他    
17.住家浴室有無裝置防滑設備?□有  □無
18.住家內有無裝置扶手?□有  □無
19.上下樓梯否有困難?□困難  □普通  □無困難
20.住家內照明明亮度是否足夠?□足夠  □普通  □不足
21.是否有使用夜燈的習慣?□經常  □偶爾  □從不
22.您是否知道政府有提供居家環境改造補助津貼的資訊?□了解  □略懂  □完全不知道
23.過去一年內您是否參與里內舉辦的活動?(如:松柏俱樂部、老人會、旅遊) □有  □無
24.您對於里內活動時間安排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25.您對於里內活動地點選擇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26.您對於里內活動參加費用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27.您對於活動性質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28.您對於里內公共設施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29.您對里內建設或活動所提供的意見是否能受到尊重?□是  □否
30.您是否滿意里內所提供的聚會場所?□滿意  □普通  □不滿意
31.您認為里內的聚會場所是否足夠?□足夠  □普通  □不足夠
32.您是否可以感受到里內對老人的友善與尊重?□是  □否
33.
您至公務機構洽公時,遇困難會有服務人員主動協助?□經常  □偶爾  □從不
34.在退休後或閒暇之餘您是否參與過志工活動?□是  □否
35.您是否有繼續就業的意願?□是  □否
36.里內是否有提供就業機會的資訊?□是  □否
37.您對於里內傳達公告訊息的方式?□滿意  □普通  □不滿意
38.您接受訊息的來源為(可複選):□電話通知  □信件  □廣播  □傳單  □佈告欄  □親朋好友告知
39.您喜歡接受訊息的方式:                       
40.您是否接受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服務?□是  □否
41.您是否接受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篩檢?□是  □否                                       
42.您認為里內的醫療資源是否足夠?(如:診所、藥局)□足夠  □普通  □不足夠
43.您認為就醫的交通是否便利?□便利  □普通  □不便利
44.您對於醫療機構中醫護人員態度的滿意度?□滿意  □普通  □不滿意
45.您是否知道免費健檢服務的資訊?□了解  □略懂  □完全不知道
46.您於三年內是否曾接受過免費健康檢查?□是  □否
47.您是否知道老人免費疫苗注射的資訊?□了解  □略懂  □完全不知道
48.您於一年內是否接受過老人免費疫苗注射?□是  □否
49.您是否知道長期照護服務內容?□了解  □略懂  □完全不知道
50.您滿意住在本里嗎?□滿意  □普通   □不滿意                  非常感謝您的配合!!!

長庚大學護理系 課程名稱:社區衛生學實習


長庚大學護理系
課程名稱:社區衛生學實習
課程時間:101年2月24日~101年4月6日
實習單位: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指導老師:黃秀梨 老師
萬華區 華江里
社區健康評估報告



組員
b9704205吳佩潔、b9704210李佳玲、b9704212黃雅妏
b9704213郭雅芬、b9704236羅惠宜、b9704246林婉婷
b9704247陳彥臻、b9704251周容微、b9704252鄧瑞婷


壹、 前言 2
貳、 資料收集的日期、方法和工具 2
參、 社區評估結果 4
一、 社區發展史 4
(一) 萬華區文化歷史背景 4
(二) 華江里簡介 5
(三) 資源與建設 7
二、 環境評估 12
(一) 地理環境 12
(二) 社區衛生 13
三、 人口群體分析 19
(一) 人口資料 19
(二) 生育資料 30
(三) 死亡資料 36
(四) 人口成長趨勢 46
四、 醫療保健系統 47
(一) 本里醫療資源分佈 47
(二) 三高篩檢資料 51
五、 高齡友善城市評估結果與分析 54
(一) 基本資料 54
(二) 受訪者健康狀態 54
(三) 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Outdoor spaces and buildings) 56
(四) 住宅(Housing) 60
(五) 大眾運輸(Transportation) 62
(六) 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 66
(七) 敬老與社會融入(Respect and social inclusion) 68
(八) 工作與志願服務(Civic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69
(九) 通訊與資訊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69
(十) 社區及健康服務(Community support and health services) 70
肆、 華江里社區評估之特點 73
伍、 社區健康問題 76
陸、 建議 77
一、 健康問題 77
二、 高齡友善社區 78
柒、 限制 78
捌、 參考資料 78


壹、 前言
「社區」指的是人們居住的特定區域,是多數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環境,更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社區的健康也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焦點。社區健康評估的目的為使社區衛生護理人員了解社區的動力、社區的功能型態,及找出有利於或有害於社區健康之因素,而最終目標即是促進與維持社區整體之健康,藉由落實社區中基層醫療保健提供直接的護理給個人、家庭或團體,以有效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此外,社區健康評估是應用護理過程的第一步驟,經由社區衛生護士用心的去看、聽、聞,來收集社區的資料,探究社區具備的能力與問題,以獲得正確完整的資料,作為健康服務需求診斷及研擬與執行社區健康照護計劃之參考。
我國於1993年邁入高齡化社會,2010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10.7%。根據經建會「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報告,預估我國於2017年與2025年將成為高齡社會與超高齡社會,相較於歐美紐澳等國家至少需歷經45年才由高齡化社會轉變為高齡社會,我國高齡化轉變速度相對快速,將成為亞洲最高齡國家之一。惟鑒於我國人口急速老化,其衍生的問題不容小覻,如:醫療保健支出增加、社會保險與福利支出上升,以及整體勞動生產力下降等,在在需要政府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萬華區是臺北市老年人口最多的一區,老人人口占15%,高於臺北市的12%,人口老化指數更高達130%,遠高於臺北市的86%。因應此高齡化的現象,萬華區成為臺北市率先營造「長者優先的高齡友善城市」(環球郵報,民100年)。高齡友善的城市是指包容老年人,使他們可以無障礙地行動並增進他們積極老化能力的都市。因此,高齡友善的城市指南的整體設計都是圍繞著健康、社會參與和安全的主軸。因為老化是生命中的一個漸進過程,所以,一個高齡友善的城市必定是可以包容所有年齡層的人獲得無障礙環境的城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96年)。本次實習以高齡友善城市作為社區評估的指引,但由於實習時間短促,無法以全萬華區老人為樣本,僅選擇萬華區華江里65歲以上老人做為主要探討對象,評估萬華區施行高齡友善城市的概況。
採實地探訪及發放問卷以了解當地長者對社區的看法及服務的了解程度為何,問卷內容採WHO的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通訊與資訊、工作與志願服務、社區及健康服務)作為指引,由黃秀梨老師指導9位同學共同討論擬定,共設計出50題題目。本問卷原先使用單純隨機取樣方式,但因為受限於訪視成功率較低,故於第三天改為方便取樣,於華江里街巷中及依照老人名冊至受訪者家中邀請65歲以上華江里住民且有意願之受訪者填答問卷,收集問卷時間為2012/3/9.10.16.17共四天。最後取得48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
受訪者背景資料為平均年齡75.85歲;已退休佔81.3%;教育程度以國小以下居多;大部分的受訪者多與家人同住,佔89.6%。受訪者有47.9%認為自我健康狀態普通,而有43.7%有偶爾行走困難之現象。而受訪者的疾病狀況以高血壓及心臟病佔多數,且日常生活大多不需要他人協助。
貳、 資料收集的日期、方法和工具
表1-1  地理、人口、醫療組資料收集的日期、進度、方法和工具
日期 進度 方法 工具
地理組:吳佩潔、陳彥臻
2/29 認識健康服務中心周圍環境,訂立進度表,熟悉環境檢測工具的使用 小組討論 紙筆、pH值及餘氯檢測儀、分貝測量器
3/01 認識華江里,地理環境資料收集,區、里歷史收集 實際訪談里長,擋風玻璃式收集法 相機、地圖、網路資源
3/02 擬定問卷,分配工作 小組討論 電腦
3/07 社評問卷討論 地理組及醫療組討論 高齡友善社區八大面向check list、電腦、文書處理軟體
3/08 環境照片蒐集、測量水質及噪音 小組討論 紙筆、相機、電腦、pH值及餘氯檢測儀、分貝測量器
3/9 發展史完成、環境照片統整、發放問卷 小組討論、實地探訪 電腦、問卷
3/15 發放問卷 實地探訪 筆、問卷
3/21 前言完成、環境評估運輸部分完成 小組討論 電腦、文書處裡軟體、問卷結果
3/24 環境評估住宅及公共建設部分完成 電腦、文書處裡軟體、問卷結果
3/27 環境評估優缺點整理 小組討論 電腦、文書處裡軟體
人口組/郭雅芬、林琬婷、周容微
2/29 蒐集萬華區、華江里98~100年出生及死亡資料 向健康服務中心索取98~100年出生及死亡資料 光碟、電腦、隨身碟
3/01 華江里死亡資料建檔 翻閱紙本資料,建立excel擋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隨身碟
3/02 整理全國、台北市、萬華區、華江里98~100年的人口資料 相關單位網頁查詢(內政部戶政司、台北市民政局、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衛生署、衛生局)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隨身碟、網路資源
3/11 統計全國、台北市、萬華區、華江里98~100年的人口資料 整理全國、台北市、萬華區、華江里98~100年的相關資料(人口數、戶數、人口密度、各年齡組成)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網路資源
3/20 人口組各自資料圖表統計 將資料初步統整於一份文件。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網路資源
3/24 人口組內資料初步統合 人口組內討論、小組協調、與老師討論並修改資料。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網路資源
3/28 人口組書面資料修改 人口組內討論、小組協調、與老師討論並修改資料。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
3/29 人口組ppt製作與修改完成 人口組內討論、小組協調、與老師討論並修改資料。 電腦、文書處理軟體
醫療組:李佳玲、黃雅妏、羅惠宜、鄧瑞婷
2/29 收集資料(如:三高篩檢、老人名冊) 向負責學姐索取資料 隨身碟、健康服務中心資料
3/1 實地參訪華江里社區、了解里內的醫療機構、問卷的討論與設計、討論健康議題 擋風玻璃式調查、實地訪問、小組討論 紙、筆、相機、筆電
3/2 問卷的討論與設計、作業分工、三高篩檢統計 依學姊給的資料統計分析 筆電
3/8 蒐集里內的醫療資源分佈,發社區評估問卷 網路搜尋,實地勘查 相機、筆電、問卷、筆
3/9 發社區評估問卷 問卷調查 筆電、問卷、筆
3/15 發社區評估問卷 問卷調查 筆電、問卷、筆
3/16 發社區評估問卷 問卷調查 筆電、問卷、筆
3/21 統計問卷結果並分析 將資料建檔 筆電、問卷
3/30 統整醫療組資料內容 資料修改 筆電

參、 社區評估結果
一、 社區發展史
(一) 萬華區文化歷史背景
在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年)之前,居住在萬華地區的先民,主要是分佈在北部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他們以一種叫做「Manka」的獨木舟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循著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新店溪往來於山地和平地之間,與漢人交易載運茶葉、蕃薯等作物。因為聚集了許多的獨木舟,所以凱達格蘭族人就以「Manka」代表萬華這個地方。
直至墾號「陳賴章」墾民獲准開墾「大加蚋」之後,才將此地正式更改為「艋舺」。而在正名之前,許多移民而來的閩南人,根據「Manka」的發音寫成漢字「文甲」、「莽甲」、「蟒甲」、「蟒葛」及「艋舺」;雖然寫法不同,但閩南語發音都與「Manka」相近。由於「Manka」是凱達格蘭族語中的獨木舟、小舟的意思,而「艋舺」二字都有「舟」字,所以「艋舺」正式成為萬華地區最早的地名。
而在大正九年(一九二○年),日本人將台北改制為台北州,施行地方制度後,日本總督府就將「艋舺」改為「萬華」,除了取其閩南語「Manka」的發音之外,也配合「Manka」日語的漢字,所以將「艋舺」正式更改為「萬華」,希望更名之後的「艋舺」─「萬年均能繁華」。
艋舺位於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新店溪及淡水河交匯處,水運優越,可通達台北盆地大小聚落(如淡水、松山、景美、新店、新莊、板橋等地)。清嘉慶以後,北台灣因物產豐富、人口增加快,使得台灣的的經濟重心漸向北移,艋舺便藉此而興起,艋舺雖在內河,但淡水河水量充沛,貨船可直航唐山互市。公家亦將衙門機構由新莊、淡水轉移此地,奠定今日台北發展的根基。在當時的一句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可以反應台灣由南到北的開墾及各城仰賴水運貿易的情況。
萬華區行政目前面積為 8.8522平方公里,共計有36個里。


圖2-1-1  台北市萬華區行政區域圖

(二) 華江里簡介
1. 歷史沿革
民國79年3月12日台北市第四期里行政區域調整將舊制之雙園區華江里、綠柳里兩里合併改編為現在之萬華區華江里。
2. 發展史
(1) 八十七年爭取錫鎦環境基金會補助打造華江國小「海鷗步道」。
(2) 八十八年度社區改造「通河通學步道」案-以環河南路為起點→經華江國小四周→環河南路二段二五十巷→沿高架橋綠帶→長順街一二三巷長順街口為終點。
(3)通過「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社區改造」案:a.延續通河通學步道至西藏路交口。 b.另拆除華江國小南面圍牆,使社區與校園結合,並於九十一年二月施做完成。
(4)爭取八十八年度地區環境改造計畫-華江里槽化島公共藝術設置,獲都市發展局伍佰萬元經費補助,將原本遭佔用、髒亂的槽化島,以公共藝術方式形塑當地新地標,已於八十八年九月完工。
(5)規劃華江橋(和平西路段)孔為雙層立體停車場-可停放小型車輛一八0輛,機車一五0輛,於八十八年底完工。 
(6)規劃華江雁鴨自然解說公園-向建設局爭取八百萬元經費,並於八十八年四月完工。
(7)規劃華江雁鴨公園停車場-由公園路燈管理處增建,可停放大型車輛五十輛,小型車輛二五0輛,己於八十八年六月完工使用。
(8)爭取聯外橋樑-和平西路環河南路人行路橋,於八十九年完工。
(9)爭取「華江橋台北市端增設銜接環南快速道路匝道工程」施工範圍區配合綠美化工程規劃:重大橋樑工程處提撥工程結餘補助款伍佰萬元移撥公園處,以水門入口牆面及河濱公園景觀改善為主要項目。
(10)協助爭取華江雁鴨公園整體排水系統-由公園路燈管理處編列八九年度預算,九十一年二月執行完畢。
(11)「九十年度社區改造”錦華入江”」案(己申辦核准)-環河南路二段(起於和平西路止於西藏路)以街道招牌等景觀改善為主要項目(預計辦理中)。
(12)通過九十一年度社區環境改造計畫鄰里公園案,九一年十二月執行完畢。
(13)通過九十年度地區環境改造計畫『萬華區華江里地區發展計畫』。
(14)九十四年完面改善華江整建國宅,和平西路三段302巷、382巷2弄、382巷12弄、382巷11弄自來水老舊管線更新。
(15)九十七年於華江國小開辦新移民成人識字生活班研習課程。
(16)九十八年華江八號公園榮獲九十八年績優鄰里公園第二名
3. 里界範圍
東至:新店溪與台北縣為界。
西至:環河南路二段與綠堤、糖部里為鄰。
南至:艋舺大道與和德里為界。
北至:和平西路三段(華江橋)與柳里鄉為界。

圖2-1-2  台北市萬華區華江里鄰分布圖
4. 特色
(1) 華江社區位處臺北市的西南區,以淡水河與台北縣為界,南邊銜接東南亞最大的市場-環南市場。北與台北市最有名的觀光夜市廣州街、華西街、西昌街夜市為臨。西與中國時報、糖部甘蔗文化相對。也正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社區特色與景觀,也更成為萬華區三大主題特色之一;西門區的青少年活動,萬華區的古蹟文化,與華江社區的自然保護景觀-雁鴨公園。
(2) 華江里具備了各種功能、機能的生活團體與行政組織。有華江派出所外、台北市四個憲兵隊之一的西區憲兵隊、和平西郵局、大理清潔隊、華江國小,和萬華區唯一綜合高中-大理高中(含高中、高職、國中)、907、18、1路欣欣客運總站。二間知名的幼稚園:道生及大森幼稚園。信仰中心福德宮土地公廟,萬華區後備軍輔導中心、華江義警、民防等單位。
(3) 華江里內有二個基層服務單位:華江社區發展協會及華江里辦公處。兩者分工合作、相輔相成。社區發展協會負擔了社區一切軟體工作舉凡社團、慶典、室內、外的活動全部工作。而社區內一切硬體建設里辦公處則扮演了全部工作:小至路燈、水溝、馬路、污水下水道等民生基本需求、建設、維護均由里辦公處承擔。大至社區現在及未來發展的硬體規畫也就是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地區發展計畫,公共藝術造景、造街計畫、招牌改善計畫、人行道及騎樓整平改善計畫等這一切也均由里辦公處負責。社區內會定期舉行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會議與鄰長聯誼,里長也兼社區理事之一,理監事的來源均由社區德高望重具代表性人士擔任,如家長會長任滿後轉任社區理事,促進地方人士活絡。


圖2-1-3  社區發展協會

(4) 社區內有18支社團,成軍十年以上。陣容齊全,包括各年齡層。服務時間從早上5:50開始至晚上9點;每周一至周五。 如附件社區刊物所示。社區有自己的會歌、會旗、刊物『內政部補助社刊發行』。
(5) 建立永續經營的家園-建設局輔導成立「華江雁鴨工作坊」,社區本身則結合各環保團體、專家、學者、學校另又成立一個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章波教授領導的【華江濕地守護聯盟】陪伴我們與我們共同守護華江雁鴨自然生態公園並定期舉辦相關生態、環保雁鴨季活動。
(三) 資源與建設
1. 教育資源
華江里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有位於環河南路二段250巷的華江國小,該學校校門設在社區內住宅區的小巷子裡,車流量少,可以預防孩童上下學遇到意外的交通事故,而且因為在住宅區內,附近居民可以幫忙守望相助,對於陌生人有一定的阻嚇,讓孩童上下學十分安全。該國小有另設幼稚園,在環河南路二段也有大森幼稚園及華城幼稚園。

圖2-1-4  華江國小 圖2-1-5  華江國小附設幼稚園

圖2-1-6  大森幼稚園 圖2-1-7  華城幼稚園
2. 公共建設
里民活動中心、華江社區關懷據點位於長順街上,作為里內各種社團活動時所用的場地。

圖2-1-8  長順區民活動中心 圖2-1-9  華江社區關懷據點
3. 公園
華江地區擁有的公園有:位於環河南路2段的八號公園,本公園榮獲100年度永續經營公園優選獎。另於長順街46巷有長順公園。在新店溪旁設有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是台北市最早設立野雁及自然生態保護區,公園內設有賞鴨步道、活動廣場、自行車道、賞鳥解說站等設施,是一處提供民眾賞鳥及自然教育遊憩活動的場所。華江里在雁鴨公園外設立雁鴨步道,讓民眾可以輕鬆到達雁鴨公園,不受路上汽車、機車的影響。

圖2-1-10  華江八號公園 圖2-1-11  長順公園

圖2-1-12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圖2-1-13  雁鴨公園所設置的流動廁所
4. 宗教文化資產
里內的宗教文化資產有三條路福德宮、保安宮、天元金玄殿等寺廟。其中,三條路福德宮是萬華地區著名的土地公廟,土地公廟前的廣場是鄰近居民的活動地點,常舉辦慈善救濟活動。

圖2-1-14  三條路福德宮  圖2-1-15  保安宮
5. 機構團體
華江里擁有2個特殊的機構,分別為軒儀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及義光育幼院。軒儀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提供老人生活照顧,包括護理人員全天候地提供個別性的護理照護、照顧服務員每日協助翻身餵食等服務,還有營養師、社工、職能治療師及藥師等完整的照護團隊,在醫療服務方面,有年度健康檢查、特約醫院定期巡診等,本長照中心也有提供一些休閒活動供老人娛樂,如慶生會、不定期的戶外活動。義光育幼院收容教養孤苦無依的嬰幼兒童及身心障礙流浪兒,服務項目包括生活輔導與照顧、課業輔導、職業訓練與支持性就業輔導、保健復健、個案管理及輔導等,希望能加強院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以及增進身心障礙院生之服務內容與品質,輔導其生活自理,加強職業訓練,並結合支持性就業資源,轉介表現良好的個案輔導其就業。

圖2-1-16  軒儀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圖2-1-16  義光育幼院
6. 市場
華江里擁有3個市場,華江市場屬於傳統市場,販賣生鮮蔬果,供附近居民採買,也是民眾的聚會場所。家禽批發市場及肉品批發市場則是作為肉品的批發處,該處動物味道較重,是民眾的困擾來源。

圖2-1-17  華江市場 圖2-1-18  家禽批發市場

圖2-1-19  肉品批發市場
7. 政府機關
里內在和平西路三段有一間郵局,供民眾寄信或儲蓄。在環境清潔方面,也設有萬華區清潔隊,為社區做環境整潔。在治安方面,有警察局、華江義警分隊及憲兵隊,里內也有安裝監視器,在治安上有一定保障。華江里鄰近新店溪,有一水上救難協會,提供水上的救援活動。

圖2-1-20  華江橋郵局 圖2-1-21  萬華區清潔隊

    圖2-1-22  警察局 圖2-1-23  華江義警分隊

    圖2-1-24  監視器 圖2-1-25  水上救難協會
二、 環境評估
(一) 地理環境
1. 氣候
華江里隸屬台北市內,故以下皆以台北市的監測數據作為評估數據。台北市位於北緯25度線附近,地處東亞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海島上,深受乾冷的蒙古高氣壓與暖濕的太平洋低氣壓交互影響,形成了副熱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通常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而有時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氣候變化影響,也會出現較暖的冬天,或是較冷的春天。由於位在東亞季風帶內,因此氣候也受東北季風影響。另外因為市區主要位於台北盆地中,氣候也深受盆地地形影響。夏季由於盆地周圍的高山而不易使熱氣排出,使得市內的氣溫通常較周圍的地區高出攝氏1~2度。進入冬季後,市區周圍的山地與丘陵地較容易形成地形雨。每年5月前後,由於蒙古高氣壓與太平洋高氣壓交會形成鋒面,使得台灣進入梅雨季節,此時台北的降雨天數也會增加。夏季也經常會因為上升氣流旺盛,而形成午後雷陣雨。
2. 動植物分佈
根據實地走訪調查,發現華江里的公共綠化多集中在公園及學校周圍,會在道路轉角處的牆面吊掛盆栽以美化原先單調的社區環境。而里內的流浪動物以野狗居多,居民頻抱怨野狗隨地大小便造成環境髒亂,也會害怕野狗所造成的安全問題;除此之外,當地的雁鴨公園建於華江里西邊界,而「雁鴨季」也成為當地特色,但居民對於雁鴨公園的設置並不認同,認為會造成環境的破壞,且有居民表示雁鴨也沒有因此受到真正的保護,有時會被大群野狗攻擊致死。

圖2-2-1  華江國小外環境綠化 圖2-2-2  道路轉角處環境綠化

圖2-2-3  社區內野狗 圖2-2-4  野狗排泄物

(二) 社區衛生
1. 空氣
行政院環保署在萬華地區設有一空氣監測站,位置在萬華區莒光路315號的雙園國小,該站檢測項目包含懸浮微粒總量、鉛、氯離子、硫酸鹽、硝酸鹽及落塵量等項目,以瞭解交通污染源的影響。空氣污染指標(PSI)為依據監測資料將當日空氣中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臭氧濃度等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之副指標值,再以當日各副指標之最大值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污染指標(PSI)。
表2-2-1  污染物濃度與汙染副指標值對照表
污染物 PM10 NO2 CO O3 NO2
統計方式 24小時平均值 24小時平均值 24小時內最大8小時平均值 24小時內最大小時值 24小時內最大小時值
單位 μg/m3 ppb ppm ppb ppb
PSI值
50 50 30 4.5 60
100 150 140 9 120
200 350 300 15 200 600
300 420 600 30 400 1200
400 500 800 40 500 1600
500 600 1000 50 60 2000

表2-2-2  PSI值與健康影響
PSI值 0~50 51~100 101~199 200~299 ≧300
對健康影響 良好
Good 普通
Moderate 不良
Unhealthful 非常不良
VeryUnhealthful 有害
Hazardous
狀態色塊
人體健康影響 對一般民眾身體健康無影響 對敏感族群健康無立即影響 對敏感族群會有輕微症狀惡化的現象 對敏感族群會有明顯惡化的現象,降低其運動能力;一般大眾則視身體狀況,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 對敏感族群除了不適症狀顯著惡化並造成某些疾病提早開始;減低正常人的運動能力。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2012

表2-2-3  萬華空氣監測站2012年2月份監測值
年份月份 懸浮微粒PM10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碳CO 臭氧O3 二氧化氮NO2
μg/m3 ppb ppm ppb ppb
2012/02 37 30.4 0.78 17.9 30.4

由此資料可知道萬華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標(PSI)為良好,污染物來源為二氧化氮。
本組以問卷的方式調查當地48位居民,對於里內空氣品質的滿意度,結果如下:25%的民眾滿意本里的空氣,52%的民眾認為本里的空氣品質普普通通,22.9%的民眾不滿意本里的空氣。其中有22位居民表示認為空氣品質不好的原因,主要為汽車廢氣佔50.0%,其次為家禽批發市場佔22.7%、水溝佔22.7%,另有市場會影響空氣品質佔4.5%。
表2-2-4  空氣品質滿意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對里內空氣品質滿意度?(n=48)
滿意 12 25.0
普通 25 52.0
不滿意 11 22.9
認為空氣品質不好的原因?(n=22)
家禽批發市場 5 22.7
市場 1 4.5
汽車廢氣 11 50.0
水溝 5 22.7

大多居民認為空氣品質滿意度為普通,因華江里南北邊界分別為萬板大橋及華江橋,故車流量大,導致汽車廢氣影響當地空氣品質;而家禽批發廠附近也會產生家禽的氣味而對居民的舒適度有所影響;實地訪查時,發現於長順公園旁的暗巷水溝氣味不佳且陰暗,以致蒼蠅多,連同影響環境清潔問題,也見到當地居民對議員請願,希望改善長順公園週遭環境。

圖2-2-5  長順公園旁的暗巷水溝
2. 水質
萬華區的自來水源為翡翠水庫,經過淨水場過濾加氯才會從水管送至民眾家,翡翠水庫的水質每月均有定期檢驗,歷年來監測結果,水庫水域及支流均屬普養級,水質良好。而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水的水質標準,係依據環保署所訂定之飲用水水質標準,包括細菌性標準、物理性標準及化學性標準。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經嚴格監控與檢測,供水水質均符合環保署所訂之標準,檢測結果如下:
表2-2-5  華江社區配水池水質監測現況(監測時間:2012/3/25下午5:50)
項目 結果 標準值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濁度(NTU) 0.07 2 濁度大於1NTU時,將影響消毒效率;而大於5NTU時肉眼可辨,會造成消費者的抱怨。
濁度過高可能於顆粒中藏匿微生物進而影響人體健康。
餘氯(mg/L) 0.51 0.2~1.0 加氯可以消毒,目的在於殺滅水中可能存在之病原體,所以加氯為確保飲用水安全之必要處理。
氯在水中濃度約2~3mg/L時,人類嗅覺即能感受到其特殊刺激之氣味。
酸鹼度(pH) 7.2 6.0~8.5 在健康上pH影響屬間接性,主要是會造成配水系統中管線腐蝕,使水質中鉛、銅、鋅等重金屬含量過高。
pH值大於8.0時,會造成消毒效力之降低,進而造成潛在之健康威脅,超過8.5時,可能會有苦味及管垢產生等困擾。
大腸桿菌(CFU/mL) <1 6 水中出現大腸桿菌群時,表示可能會有其他致病菌同時出現。
資料來源:台北自來水事業處2012

本組於2012年3月8日抽樣華江里4處水質,水質pH值屬正常範圍,餘氯偏低,無檢驗出大腸桿菌,檢測結果如下:

表2-2-6  水質檢測結果
地點 pH值 餘氯 大腸桿菌(─/┼) 分析
救生隊飲用水 6.1 0.05 餘氯偏低
救生隊自來水 7.3 0.2 正常
民宅飲用水 8.3 0.1 餘氯偏低
里長家飲用水 7.8 0.1 餘氯偏低

圖2-2-6  大腸桿菌檢測結果
3. 噪音
華江里的住宅區多在巷內,依據噪音管制法噪音管制標準中的第二類,即住宅使用為主而需要安寧之地區,音量需維持在50~65分貝之間。本組實際測量結果,住宅周圍的音量約60分貝左右,符合標準。而華江里的邊界為主要幹道,音量約70~80分貝左右,屬於會干擾談話的噪音量。若里內的噪音污染過高,則會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聽力損失、工作效率降低、干擾談話及影響學習等。

表2-2-7  噪音管制標準
類別 管制區 標準值
第一類 環境極需安寧之地區 40~50
第二類 住宅使用為主而需要安寧之地區 50~65
第三類 工業、商業及住宅使用而需維護其住宅安寧之地區 55~75
第四類 工業使用為主而需防止嚴重噪音影響附近住宅安寧之地區 65~80

圖2-2-7  人體對於噪音的生理反應
表2-2-8   華江里實地噪音檢測結果
       項目
地點 最大分貝 最小分貝 平均分貝 情境 時間 分析
三條路福德宮 76.3 65.3 70.8 近華江里南邊界,於萬板大橋旁,車流量多,交通順暢 2012/03/08
14:20 正常
雁鴨公園 64.9 54.0 59.5 車流量少,公園內有少許人在運動 2012/03/08
14:23 正常
華江橋旁 84.5 70.1 77.3 為華江里北邊界,車流量多,交通順暢,行人較少 2012/03/08
14:28 正常
老人療養院 76.3 52.1 64.2 於社區內,車輛少,偶爾有機車經過 2012/03/08
14:40 正常
華江國小 79.1 55.1 67.1 多為學童嬉戲聲,偶有車輛經過 2012/03/08
14:45 正常
八號公園 68.6 54.3 61.5 於環河南路二段旁,車流輛多,交通順暢,偶有民眾於公園內運動、休憩 2012/03/08
14:55 正常
問卷調查48位居民,統計結果顯示有22.9%居民認為里內經常有噪音的情形,37.5%認為偶爾有噪音,39.5%認為很少有噪音;33位居民表達的噪音來源,其中以車流量大居多,佔54.5,其次為狗吠聲、學校或里長廣播聲,各佔12.1%,其他則為鞭炮聲、工廠、市場吵雜聲、卡拉OK等等。

表2-2-9  噪音汙染情形及來源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里內噪音汙染情形?(n=48)
  經常 11 22.9
  偶爾 18 37.5
  從不 19 39.5
認為噪音汙染的來源?(n=33)
  車流量大 18 54.5
  狗吠聲 4 12.1
  學校、里長廣播 4 12.1
  鞭炮聲 2 6.0
  工廠機器 1 3.0
  市場 1 3.0
  卡拉OK 1 3.0
  施工噪音 1 3.0
  鄰居水塔馬達發動聲 1 3.0

39.5%的人認為本社區沒有什麼噪音,因為自己已住習慣,對車輛噪音或學校廣播已經習慣了,有時學校放寒暑假還覺得很不習慣;從33位居民所表示的噪音來源,以車流量大居多佔54.5%,時常有喇叭聲或汽車引擎聲,因華江橋及萬板大橋均會造成車流量,除了有噪音的影響之外,空氣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其次為狗吠聲佔12.1%,居民表示有時候有野狗或鄰居的狗會亂吠,但為了與鄰居和睦相處,只能選擇忍耐;此外,里長及學校的廣播也使居民受影響;偶有婚喪喜慶或廟宇的鞭炮聲會困擾居民,但時間不多,故尚可忍受。

4. 垃圾
對里內環境感到滿意的有29.1%,覺得普通的佔43.7%,有27.0%人認為不滿意;其中有34位居民表示對里內環境不滿意的原因,其中,以動物大小便47.0%為最高,其次為垃圾桶設立不足佔20.5%,家庭垃圾隨意棄置17.6%,其他為落葉無人清掃8.8%,廣告傳單隨意放置2.9%,市場環境髒亂2.9%。

表2-2-10  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及相關原因
次數(人) 百分比(%)
對里內環境清潔滿意度?(n=48)
  滿意 14 29.1
  普通 21 43.7
  不滿意 13 27.0
認為不整潔的原因?(n=34)
  動物大小便 16 47.0
  垃圾桶設立不足 7 20.5
  家庭垃圾隨意放置 6 17.6
  落葉無人清掃 3 8.8
  廣告傳單隨意放置 1 2.9
  市場環境髒亂 1 2.9

34位居民表示不滿意本里的環境整潔的原因主要為動物隨意大小便,佔47.0%,居民表示里內多野狗,野狗會亂大小便,害人踩到間接影響心情;有居民則表示某些居民於遛狗時,不會順手將狗的排泄物帶走,讓它隨意放置在地上;其次為垃圾桶設立不足,佔20.5%,實地訪查八號公園確實無垃圾桶設置,地上垃圾不少,雖固定時間有人打掃,但於無人打掃的時段便會髒亂,故垃圾桶的增設是有必要的。


圖2-2-8  宣導民眾隨手清走寵物大便 圖2-2-9  清潔隊清掃街道

三、 人口群體分析
(一) 人口資料
1. 人口數及戶數
總人口數部分資料擷取方式為年中人口數,依照內政部戶政司所公布之年中人口數係以前一年年底人口數加該年年底人口數除以2。一個地區的人數多寡,會影響資源的運用及分配,亦與健康問題及處理方式有關。平均每戶人口數 =總人口數 /戶數(內政部統計處,2012)。
由表2-3-1可得知民國98-100年華江里的總人口數及戶數沒有太大的改變,比較民國100年華江里之數據與同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後,可發現每戶人口數高於萬華區及台北市,但略低於台灣地區。
表2-3-1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100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人口數及戶數
項目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100年 台北市
100年 台灣地區
100年
總人口數 8,699 8,654 8,690 189,977 2,634,870 23,193,518
戶數 3,039 3,050 3041 74,740 991,558 7,997,393
每戶人口數 2.86 2.84 2.86 2.54 2.66 2.90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


圖2-3-1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100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每戶人口數

2.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指的是每單位土地面積內之人口數,為觀察一地區人口分佈的指標,公式:人口密度=該地區總人口數(人) /該地區面積(km2) (內政部統計處,2012)。
華江里是一密度很高的地區,由表2-3-2可看出在土地面積固定下,民國98-100年華江里的人口數有些許減少,使人口密度有減少的趨勢。但以民國100年華江里與同年萬華區及台北市及台灣地區比較,100年華江里的人口密度仍為萬華區的1.98倍,為台北市的4.38倍,為台灣地區的66.28倍。密度過高會造成噪音多、環境污染嚴重、空間狹小、治安較差及貧富差距大。
表2-3-2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100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人口密度
項目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100年 台北市
100年 台灣地區
100年
總人口數 8,699 8,654 8,690 189,977 2634870 23193517
面積(km2 ) 0.2046 0.2046 0.2046 8.8522 271.80 36192.82
人口密度(人/km2 ) 42,517 42,295 42,473 21,460.99 9694.16 640.83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區公所、台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行政院內政部

圖2-3-2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100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人口密度

3. 年齡組成
從年齡層分佈中,可明顯發現幼年人口、青壯年人口以及老年人口在特定地區中所佔的比例,可以了解人力資源的分布及趨勢,以便提供人口發展的規劃及運用的基礎。
此部分資料擷取方式為年底資料,可發現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人口金字塔圖皆較類似壺型,可能是因為家庭計畫或政策的推廣,以及現代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意識的高漲(劉,2009),進而影響出生率的下降,且因現今醫療衛生水準的提升,使死亡率降低,導致老年人口增加,使圖形呈現近似於壺型。

表2-3-3  民國98-100年底華江里之年齡組成
項目 華江里98年 華江里99年 華江里100年
% % % % % %
0~4 176 2.061 163 1.909 179 2.076 176 2.041 207 2.384 183 2.108
5~9 154 1.804 137 1.605 138 1.600 131 1.519 128 1.474 122 1.405
10~14 203 2.378 169 1.979 186 2.157 166 1.925 191 2.200 172 1.981
15~19 278 3.256 281 3.291 269 3.119 276 3.200 244 2.810 255 2.937
20~24 287 3.361 281 3.291 294 3.409 271 3.142 308 3.548 261 3.006
25~29 369 4.322 375 4.392 356 4.128 374 4.337 344 3.962 368 4.239
30~34 379 4.439 377 4.416 390 4.522 420 4.870 382 4.400 443 5.103
35~39 350 4.099 337 3.947 371 4.302 338 3.919 382 4.400 346 3.985
40~44 335 3.924 322 3.771 328 3.803 328 3.803 326 3.755 329 3.789
45~49 329 3.853 369 4.322 331 3.838 351 4.070 344 3.962 346 3.985
50~54 347 4.064 363 4.252 348 4.035 362 4.198 335 3.859 347 3.997
55~59 315 3.689 350 4.099 331 3.838 366 4.244 308 3.548 357 4.112
60~64 175 2.050 222 2.600 195 2.261 242 2.806 245 2.822 274 3.156
65~69 169 1.979 178 2.085 149 1.728 173 2.006 152 1.751 180 2.073
70~74 132 1.546 158 1.851 137 1.589 169 1.960 132 1.520 179 2.062
75~79 100 1.171 143 1.675 108 1.252 138 1.600 114 1.313 132 1.520
80~84 66 0.773 74 0.867 67 0.777 81 0.939 67 0.772 89 1.025
85~89 25 0.293 33 0.387 26 0.301 35 0.406 23 0.265 39 0.449
90~94 6 0.070 5 0.059 9 0.104 9 0.104 13 0.150 11 0.127
95~99 3 0.035 1 0.012 5 0.058 1 0.012 3 0.035 1 0.012
100~ 2 0.023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總人口 4200 4338 4217 4407 4248 4434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區公所
表2-3-4   民國99年底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年齡組成
項目 萬華區99年 台北市99年 台灣地區99年
% % % % % %
0~4 3892 2.058 3621 1.915 56658 2.151 52593 1.997 503400 2.173 460693 1.989
5~9 3514 1.858 3192 1.688 61453 2.333 55982 2.125 605233 2.613 553071 2.388
10~14 4155 2.197 3808 2.014 81821 3.106 75267 2.858 782666 3.379 719248 3.105
15~19 5477 2.896 5053 2.672 83019 3.152 76208 2.893 836734 3.613 771420 3.331
20~24 5883 3.111 5388 2.849 78499 2.980 74456 2.827 821067 3.545 765670 3.306
25~29 7409 3.918 7401 3.914 91213 3.463 93748 3.559 953304 4.073 933395 4.030
30~34 8233 4.354 8609 4.553 97341 3.696 111972 4.251 1012113 4.370 1016997 4.391
35~39 6989 3.696 7148 3.780 90676 3.443 109006 4.139 889468 3.840 902236 3.900
40~44 7211 3.813 7122 3.766 113198 4.298 116817 4.435 932140 4.024 930305 4.016
45~49 7410 3.919 7613 4.026 102598 3.895 117083 4.445 952466 4.112 952402 4.112
50~54 7629 4.034 7968 4.214 101516 3.854 115266 4.376 883709 3.815 896683 3.871
55~59 7313 3.867 7719 4.082 96729 3.672 107690 4.089 773674 3.340 798855 3.449
60~64 4919 2.601 5575 2.948 66221 2.514 74952 2.846 500740 2.162 526541 2.273
65~69 3614 1.911 4285 2.266 43587 1.655 52229 1.983 351553 1.518 385297 1.663
70~74 3215 1.700 4041 2.137 35148 1.334 45494 1.727 298770 1.290 350116 1.512
75~79 2867 1.516 2895 1.531 29181 1.108 33461 1.270 234614 1.013 262595 1.134
80~84 2579 1.364 1964 1.039 26949 1.023 24300 0.923 188509 0.814 175596 0.758
85~89 1365 0.722 1043 0.552 15192 0.577 13516 0.513 85006 0.367 88264 0.381
90~94 409 0.216 330 0.175 5102 0.194 4700 0.178 23822 0.103 29574 0.128
95~99 124 0.066 79 0.042 1282 0.049 1262 0.048 5201 0.022 6865 0.030
100~ 19 0.010 19 0.010 287 0.011 216 0.008 1036 0.004 1075 0.005
總人口數 94226 94873 1277670 1356218 11635225 11526898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區公所、台北市政府、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

圖2-3-3  民國98年華江里之人口金字塔圖




圖2-3-4  民國99年華江里之人口金字塔圖

圖2-3-5  民國100年華江里之人口金字塔圖




圖2-3-6  民國99年萬華區之人口金字塔圖


圖2-3-7  民國99年台北市之人口金字塔圖




圖2-3-8  民國99年台灣地區之人口金字塔圖

4. 依賴指數與老化指數
依賴指數又稱為扶養比,指無生產能力的幼年人口及老年人口與具有生產能力成年人口所佔的比例,公式:依賴指數=(14歲以下人口數+ 65歲以上人口數) / 15-64歲人口*100(內政部統計處,2012),比例越高表示每單位具有生產能力的成年人口所需扶養的無生產能力的人口越多,因此負擔也越重。
再依賴指數部分還可看出扶養老人及扶養幼年人口的比例分別為和。扶老比是指無生產能力的老年人口與具有生產能力成年人口所佔的比例,公式:扶老比=65歲以上人口數 / 15-64歲人口*100(內政部統計處,2012);扶幼比是指無生產能力的幼年人口與具有生產能力成年人口所佔的比例,公式:扶幼比=14歲以下人口數 / 15-64歲人口*100(內政部統計處,2012)。
老化指數指老年人口與無生產力的幼年人口之比例,公式如下:老化指數 = 65歲以上人口/ 14歲以下人口*100(內政部統計處,2012),老化指數越高,表示該地區老年人口所佔比例越多。在現今健全完善的醫療環境與快速下降的出生率,導致老年人口比例急速上升,使成年人口的負擔相對的變重。
老年人口比率指的是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數的比例,公式:老年人口比率 = 65歲以上人口/總人口數*100(內政部統計處,2012),比例越高,表示老年人口占的比例越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定義,一國65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7%時,即進入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超過14%時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如果超過20%則為超級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范、許,2010)。
由表2-3-5可清楚的看到華江里在98-100年65歲以上人口所佔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老化指數逐年上升,以民國100年資料相比較,可看出華江里的老化指數雖較萬華區低,但明顯高出台北市及台灣地區許多,人口老化越快,代表老人醫療照護的費用勢必會跟著增加,透過全民健保制度,醫療費用的支出由全民共同分擔,可以想見的是未來15~64歲的中壯年人口負擔將越來越重。另外,依賴指數部分與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作比較,數值皆低於其他地區,華江里及萬華區依賴指數要注意是小孩的%比其他處低,表示未來人口將更快速老化,因此,更需關注老年人口的醫療保健、社會福利、提供照護人力資源、輔具科技、心理諮商、財務管理、學習進修、生死關懷等,建構適合高齡者健康生活的多元化社會環境。

表2-3-5  民國98-100年樂善村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年齡階層比例、依賴指數(扶老比、扶幼比)、老化指數、老年人口比率
項目 華江里98年 華江里99年 華江里100年

0-14歲 1002 11.74 976 11.32 1003 11.55
15-64歲 6441 75.44 6541 75.85 6544 75.37
65歲以上 1095 12.83 1107 12.84 1135 13.07
老化指數 109.28 113.42 113.16
老年人口比率 12.83 12.84 13.07
依賴指數 32.56 31.85 32.67
扶老比 17.00 16.92 17.34
扶幼比 15.56 14.92 15.33
項目 萬華區100年 台北市100年 台灣地區100年

0-14歲 22324 11.70 382966 22324 11.70 382966
15-64歲 139526 73.11 1929803 139526 73.11 1929803
65歲以上 29005 15.20 338199 29005 15.20 338199
老化指數 129.93 88.31 72.20
老年人口比率 15.20 12.76 10.89
依賴指數 36.79 37.37 35.07
扶老比 20.79 17.53 14.70
扶幼比 16.00 19.84 20.37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區公所、台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行政院內政部


圖2-3-9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年齡階層比例


圖2-3-10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依賴指數、老化指數、老年人口比率

5. 性別比
指男性人口對女性人口的比例,亦即每一百個女性所相對之男性人數,公式:性別比=男性人口數/女性人口數*100(內政部統計處,2012)。
由表2-3-6及圖2-3-11可得知民國98-100年樂華江里的女性人數皆高於男性。與萬華區做比較,可以發現江里的比例較低,表示約每100名女性,就有95名男性,整體而言女性人口較多。女性的年齡別死亡率多低於男性對應的年齡別死亡率,因此到老年的階段經常是女性多於男性(王,2003),對於男女人數之間的差異,看到表2-3-3、2-4-4及圖2-3-3~2-3-8,65歲以下男女性人數差異不是太大,但發現65歲以上女性比例明顯高於男性許多,女性老人的長期照護問題將愈來愈被凸顯出來。另外近年大陸、外籍配偶移入人口增加,也是影響性比例持續下降之現象(內政部,2012) ,在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是否會影響下一代的素質,則需要我們再進一步探討及思考。

 表2-3-6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性別比
項目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99年 台北市
99年 台灣地區
99年
男性人口數 4200 4217 4248 94226 1277670 11635225
女性人口數 4338 4407 4434 94873 1356218 11526898
性別比 96.82 95.69 95.81 99.32 94.21 100.94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區公所、台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行政院內政部

圖2-3-11  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性別比

(二) 生育資料
1. 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一年內每一千位年中人口之平均活產數。以一年內之活產總數/年中人口數*1000(內政部統計處,2012)。為一個粗略的指標,能反應當年生育情形對人口總量增加的影響,可指出人口藉出生而增加的相對速度,但未考慮到各地區不同的性別和年齡等會影響生育情形的人口組成因素。
一地區粗出生率在1-25 ‰為低度出生國家,25-35 ‰為中度出生國家,35-50 ‰為高度出生國家。由表2-3-7得知,台灣地區為低度出生地區,原因可能為(1)台灣男女初婚年齡越來越高,女性初婚年齡大,生育數目就會少;(2)不生小孩以及不婚族的比率愈來愈高;(3)台灣經濟不景氣,所以造成粗出生率愈來愈低(張,2009)。華江里於99年時雖受到虎年及前一年孤鸞年(結婚人數減少)的雙重影響,導致初出生率大幅下滑,民國100年因為建國百年,除了為結婚熱潮外,粗出生率亦大幅提升,但仍屬低度出生地區。華江里三年內的粗出生率變化甚大,與其他地區比較時,可觀察到與萬華區之數值相近,然而隨著母數變大,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粗出生率略微降低。

    表2-3-7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粗出生率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台北市 台灣地區
98年 99年 100年 100年 100年 100年
出生人口數 64 45 93 1,976 25,132 196,627
年中人口數 8,699 8,654 8,690 189,977 2,634,870 23,193,518
粗出生率(‰) 7.36 5.2 10.7 10.4 9.54 8.48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民政局、內政部戶政司


圖2-3-12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粗出生率

2. 一般生育率 (General Fertility Rate) (‰)
一年內每一千位育齡婦女之平均活產數,而不論其已婚或未婚。在國際間或地區間相比較時,此率比粗出生率更具意義。育齡通常指15歲至44歲,但依國情不同亦有用10歲至44歲或10歲至49歲,我國則採用15歲至49歲。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是所有育齡婦女年齡別生育率之總平均,公式為一年內之活產總數/15-49歲的育齡婦女年中人口數*1000(內政部統計處,2012),此數據可粗略反應育齡婦女生育能力。
由表2-3-8及2-3-13可得知,華江里98至100年之一般生育率有先下降後上升的趨勢,在15~49歲育齡婦女之年中人口數無太大改變之下,而出生人口數有較明顯改變,就如同粗出生率一般,可能為傳統觀念所影響。比較華江里與其他地區之一般生育率,雖略低於萬華區1.06‰,卻遠高於台北市及台灣地區之數值,分析可能為母數群體小,但在建國百年結婚熱潮的影響之下,各地區生育率皆回升。

表2-3-8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一般生育率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台北市 台灣地區
98年 99年 100年 100年 100年 100年
一年內之出生人口數 64 45 93 1,976 25,132 196,627
15~49歲育齡婦女 2,342 2,358 2,348 48,586 703,799 6,246,822
一般生育率(‰) 27.33 19.08 39.61 40.67 35.7 31.48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萬華區戶政事務所、民政局、內政部戶政司


圖2-3-13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一般生育率

3. 年齡別生育率 (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 (‰)
年齡別生育率為一年內每一千位某年齡組育齡婦女之平均活產數,常用的年齡組距為5歲。此率可表示該年齡內每1歲之平均生育率,此率考慮了人口的年齡別及性別組成,提供了一個更好更詳細的生育率比較基礎。公式為一地區在該年內某5歲年齡組育齡婦女之活產數/該5歲年齡組育齡婦女年中人口數*1000(內政部統計處,2012)。
由於華江里人口數少,統計時多一人或少一人會對比率影響很大,而產生結果誤差,預防此誤差故以下用98~100年之平均值來進行分析,以避免錯誤(黃、呂、陳、洪,1996)。
由表2-3-9及圖2-3-14可知,華江里98~100年之主要生育年齡集中在35~39歲,以三年平均57.75‰來看,遠高於99年台北市及台灣地區。另外,華江里100年雖以30~34歲之生育率最高,但35~39歲之生育率仍佔相當大的比例。而在40~44歲的部份,取華江里三年之平均17.39‰相比較,亦高於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此現象可能與近年婦女結婚年齡延後、職業婦女比率上升及家庭經濟狀況相關,另外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思想開放、婦女自主意識的抬頭,也使育齡婦女生育年齡越來越高。1958年世界婦產科聯盟會議決定,高齡產婦年齡是指年齡在35歲以上之產婦,且不論是初產或是經產婦。據研究指出,高齡產婦較容易生下染色體異常的小孩,且比一般婦女容易導致生理問題,例如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早產、分娩進展不良、胎盤問題等(林、周,2006),因此懷孕期間相關產檢更值得關注,政府亦需將高齡產婦視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除此之外,華江里98~100年15~19歲生育率突上升至7.84‰,可看出低生育年齡比率明顯上升,但此原因可能為華江里樣本數較少所造成的誤差,依統計資料來看,15~19歲生育之人數實為2人,若由98~100年三年之平均2.61‰來看,其仍高於萬華區及台北市,建議可加強教育及宣導,包括性教育教材的編撰、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安全性行為的宣導等措施,並設置青少年兩性關係諮詢專線,另外針對此族群成立「未成年未婚媽媽中途之家」,加強處遇措施,辦理諮詢、產前安置與庇護、醫療協助及嬰兒出養服務,以及給予少女返回社會所需的支持和關懷(李,2006)。

   表2-3-9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年齡別生育率(單位:‰)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台北市 台灣地區
98年 99年 100年 99年 99年 99年
15~19 0.00 0.00 7.84 0.99 1.64 3.64
20~24 3.56 3.69 11.49 6.50 11.47 22.62
25~29 32.00 24.06 43.48 24.59 42.49 55.88
30~34 58.36 38.10 99.32 63.07 75.83 64.40
35~39 65.28 44.38 63.58 61.70 40.97 27.63
40~44 21.74 12.20 18.24 16.01 6.18 3.90
45~49 0.00 0.00 0.00 1.18 0.31 0.14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圖2-3-14  民國98-100年華江里之年齡別生育率(單位:‰)

   
圖2-3-15  民國99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年齡別生育率(單位:‰)
4. 總生育率 (Total Fertility Rate) (‰)
總生育率指一個假設世代的育齡婦女按照目前的年齡別生育水準,在無死亡的情況之下,渡過其生育年齡期間以後,一生所生育的嬰兒數或生育率。若以5歲年齡為組距時,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各育齡婦女年齡組別生育率的總和乘以5之積(內政部統計處,2012)。可藉以比較所有地區的生育能力,且不受到人口數及其性別比的影響,為衡量一地區衛生水準及社會福利政策的敏感指標;總生育率太高表示沒有節育觀念,發展較落後;總生育率太低則表示未來人力資源恐將短缺,在人口學上認為總生育率2.1人(即2,100 ‰),是維持人口長期不變所需的人口替代水準。
由表2-3-10得知,華江里98~100年之總生育率如同上述所呈現之粗出生率及一般生育率一般,有先下降後上升之趨勢,在99年時總生育率僅612.12‰,平均一人生不到一個,且遠低於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雖在民國100年時回升至1219.80‰,但仍稍嫌不足,原因甚多,包含社會的變遷、婦女教育水準及勞動參與率提升、高離婚率、家庭支持以及育兒環境的不理想等(行政院衛生署,2004)。
世界先進國家除了美國之外,皆遭逢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人口結構產生變化的威脅,各種提高生育率之政策與措施紛紛出籠,無不亟思扭轉與終止此一惡性循環的趨勢,法國是一個成功的典型例子,法國自1960年代即面臨年輕人不婚不孕的境況,然而經過政府公共的投資與祭出各種獎勵生育措施,2006年法國的平均生育率到達2.0,可見鼓勵生育的措施與政府的作為能夠影響人口結構的變遷,面對台灣生育率如同溜滑梯般的下降速度,政府應該積極介入,提出落實具體鼓勵生育的政策(黃,2007)。

表2-3-10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總生育率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台北市 台灣地區
98年 99年 100年 99年 99年 99年
總生育率(‰) 904.68 612.12 1219.80 870.17 894.43 891.06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圖2-3-16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總生育率

5. 早產兒比率
早產兒比率是指一年內早產總數與一年內活產總數的比,以百分比表示。早產兒之定義為出生為未滿37週(行政院衛生署)。
依據表2-3-11及圖2-3-17顯示,華江里98~100年之早產兒個數相近,於99年時比率最高,為13.33%,原因可能為出生人口數驟降,因此比率相對較高。雖100年時降至8.6%,但仍略高於萬華區。早產兒除了死亡的威脅之外,伴隨而來的各種急、慢性問題,常使整個家庭窮於應付。應須注意社區當中有早產兒的家庭,可能會需要醫療方面以及遺傳方面的諮詢資源。並配合醫院、衛生所門診、印發宣傳資料,寄發優生保健、防疫..等相關資料,加強每月之衛教宣導,灌輸民眾正確觀念,培養社區內對早產的認知與共識,加強孕產婦隨時留意有關早產的資訊。

表2-3-11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之早產兒比率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98年 99年 100年 100年
早產總數 5 6 8 163
出生人口數 64 45 93 1976
早產兒比率(%) 7.81 13.33 8.60 8.25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圖2-3-17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之早產兒比率
6. 低體重兒比率
低體重兒比率是指一年內低體重兒總數與一年內所有活產數的比,以百分比表示。低體重兒是指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重的嬰兒(行政院衛生署,2008)。低出生體重可能影響其日後發展,包括嬰兒早年神經發育、兒童期智能及入學後學習能力。而引發低出生體重兒的原因,一般而言有孕期照顧缺失,早產、營養不良、懷孕期間吸菸或吸毒(台北松山健康城市)。
依據表2-3-12及圖2-3-18顯示,華江里98~100年之低體重兒比率有緩緩上升之趨勢,且遠高於萬華區之比率,建議里內可多舉辦相關衛教活動,運用大眾媒體推廣孕產婦健康的相關資訊,分析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的影響因素,並監測環境中不良危險因子,建立有利於孕產婦女健康安全的環境。
表2-3-12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之低體重兒比率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98年 99年 100年 100年
低體重兒總數 7 5 11 154
出生人口數 64 45 93 1976
低體重兒比率(%) 10.94 11.11 11.83 7.79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圖2-3-18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之低體重兒比率

(三) 死亡資料
在活產出生之後,任何時間內發生生命跡象永久消失即稱為死亡(Deaths),亦即腦、心、肺等機能停止活動(許,2010)。死亡資料的高低,可直接反應出該地區醫療環境和衛生設施的好壞與居民的健康狀況,可間接反應出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葉,2003)。
1. 粗死亡率
粗死亡率是指某地區一年內死亡人數與該年內年中人數之比值,以千分率(‰)表示,亦即每千人口之死亡數。粗死亡率=一年內死亡總人數 / 年中總人口數*1000 (內政部統計處,2012)
粗死亡率提供死亡概況,其可呈現出一個地區人口改變情形,反應出該地區的衛生醫療情形和民眾健康狀況的程度,是國家衛生水準和社會福利制度的重要指標。然而粗死亡率不能作為兩地區衛生水準的比較依據,因其受人口組成的影響,例如某地區老年人口比例越高,則死亡率會相對提高(許,2010)。
由表2-3-13可看出華江里98~100年年中人口數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圖2-3-19 顯示粗死亡率有先降後升的趨勢,99年會下降的原因不明,或許未來可延長觀察時間來瞭解可能原因。



表2-3-13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100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總死亡人數和粗死亡率
項目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100年 台北市
100年 台灣地區
100年
總死亡人數 53 46 61 1,576 15,988 152,915
年中人口數 8,699 8,654 8,690 189,977 2,634,870 23,193,518
粗死亡率(‰) 6.09 5.32 7.02 8.30 6.07 6.59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網站、內政部戶政司網站


圖2-3-19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100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總死亡人數及粗死亡率

2. 年齡別死亡率
年齡別死亡率為一年內某年齡層組的死亡人數與該年內該年齡組年中人口總數之比值,以千分率(‰)表示。年齡別死亡率=一年內某一年齡組之死亡之總數 / 年中該年齡組人口總數*1000 (內政部統計處,2012)。
年齡別死亡率可呈現出各年齡層的人口死亡情形,透過分析年齡別死亡率,可以深入瞭解每一個年齡層死亡事件的變化情形,以及他們是如何影響整個人口結構,乃至於相關的社會政策(如:高高齡人口出現或未來老人年金規劃等)。此外同一年齡別死亡率可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間做比較(許,2010)。
由於華江里人口數少,統計時多一人或少一人會對比率影響很大,而產生結果誤差,預防此誤差故以下用98~100年之平均值來進行分析,以避免錯誤(黃,1996)。由表2-3-14可得知於0~14歲部分,華江里98~100年平均死亡率為1.46‰,高於萬華區、台北市和台灣地區之死99年死亡率;15~64歲的部分,華江里98~100年平均死亡率為24.56‰,低於萬華區和全國地區,而高於台北市地區;65歲以上部分,華江里98~100年平均死亡率為365.50‰,遠低於萬華區、台北市和全國地區。由圖2-3-20可知華江里98~100年隨人口老化,死亡人數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率逐年增加,有逼近萬華區、台北市和全國地區死亡人數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率之趨勢。




表2-3-14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年齡別死亡率
年齡別
死亡率(‰)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99年 台北市
99年 台灣地區
99年
0-4 2.95 0.00 1.44 1.06 0.84 0.99
5-9 0.00 0.00 0.00 0.15 0.13 0.15
10-14 0.00 0.00 0.00 0.13 0.11 0.15
小計 2.95 0.00 1.44 1.34 1.08 1.29
15-19 0.00 0.00 0.00 0.28 0.24 0.38
20-24 0.00 1.77 0.00 0.62 0.32 0.48
25-29 0.00 0.00 0.00 0.41 0.47 0.69
30-34 1.32 0.00 0.64 1.07 0.65 0.96
35-39 0.00 0.00 0.72 1.91 0.94 1.47
40-44 3.04 3.05 0.00 2.16 1.29 2.32
45-49 5.73 4.40 1.45 3.00 2.13 3.31
50-54 7.04 1.41 4.23 4.42 3.01 4.50
55-59 10.53 5.74 2.94 6.85 4.62 6.33
60-64 12.59 2.29 4.80 9.15 6.04 8.72
小計 40.26 18.65 14.76 29.87 19.70 29.16
65-69 5.76 12.42 5.98 14.69 11.10 14.67
70-74 10.34 26.14 13.42 24.39 17.13 22.88
75-79 49.38 32.52 12.27 38.01 31.99 39.94
80-84 35.71 67.57 41.67 61.41 52.61 65.74
85-89 68.97 49.18 58.82 93.02 85.38 105.08
90-94 181.82 55.56 68.97 155.62 136.91 163.40
95-99 0.00 0.00 300.00 226.60 194.97 231.06
100+ 0.00 0.00 0.00 131.58 172.96 219.80
小計 351.99 243.39 501.13 745.32 703.05 862.58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內政部戶政司網站


圖2-3-20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和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0~14歲、15~64歲及65歲以上死亡率之比較


3. 十大死因
藉由分析統計所得的某地區主要死因,可以看出疾病對人類生命的威脅大小,可進一步從疾病預防及篩檢來降低死亡發生,故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和衛生的綜合性指標(許,2010)。
由表2-3-15可看出華江里每年死因排行以惡性腫瘤為首,分別為26.42%、29.03%、25.00%,以99年惡性腫瘤死亡的比率最多;其次為心臟疾病部分,在100年從位居第二攀升與惡性腫瘤並列第一;休克比率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分別為7.55%、16.13%、18.33%。由表2-3-16中顯示出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也是以惡性腫瘤為首,表示惡性腫瘤對健康影響最大,首要預防工作為避免罹癌的九大危險因子:吸菸、喝酒、肥胖、蔬果攝取不足、缺乏運動、城市空氣汙染、室內燃燒煤炭、不安全性行為、注射針筒汙染等,但生活規律仍無法保證不會罹癌,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定期接受檢查(陳,2006),例如:政府補助的四癌篩檢。此外,衛生教育人員可藉篩檢活動給予社區民眾正確的防癌觀念。
表2-3-15  民國98-100年華江里之十大死因

華江里 98年 排名 華江里 99年 排名 華江里 100年
死亡原因 死亡
人數 百分比
(%) 死亡原因 死亡
人數 百分比
(%) 死亡原因 死亡
人數 百分比
(%)
1 惡性腫瘤 14 26.42 1 惡性腫瘤 9 29.03 1 惡性腫瘤
心臟疾病 15
15 25.00
25.00
2 心臟疾病 13 24.53 2 心臟疾病
休克 5
5 16.13
16.13 3 休克 11 18.33
3 呼吸疾病 6 11.32 4 肺炎
器官衰竭 4
4 12.90
12.90 4 呼吸疾病 6 10.00
4 肺炎
休克 4
4 7.55
7.55 6 呼吸疾病 2 6.45 5 器官衰竭 5 8.33
6 腦血管疾病
器官衰竭 3
3 5.66
5.66 7 腦血管疾病
肝硬化併腹水 1
1 3.23
3.23 6 肺炎 4 6.67
8 敗血症 2 3.77 7 非外傷性顱內出血
氣漏症候群
糖尿病高血壓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顱內出血 1
1
1
1 1.67
1.67
1.67
1.67
9 小腦萎縮
吸入性肺炎呼吸器依賴氣切肺炎敗血症
氣道痰液梗塞
窒息 1
1
1
1 1.89
1.89
1.89
1.89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註:華江里死因由死亡申請書統整歸納出。
(1)98年各統整細項:心臟疾病:心肌梗塞、心肺衰竭、心律不整、急性心因性猝死;腦血管疾病:自發性腦幹出血中風、陳舊性腦中風、腦中風;呼吸疾病: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器官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肝衰竭、腎衰竭;休克:低血容性休克、敗血性休克。
(2)99年各統整細項:心臟疾病:心臟機能不全症、心肺衰竭、心律不整、急性心因性猝死;腦血管疾病:急性腦中風;休克:心因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器官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肝衰竭、急性腎衰竭;呼吸疾病:呼吸衰竭。
(3)100年各統整細項:心臟疾病:心肌梗塞、心肺衰竭、心律不整、心因性猝死、敗血症心律不整、突發性心臟停止;腦血管疾病:急性腦中風;器官衰竭:多重器官衰竭、肝腎衰竭、慢性腎衰竭;休克:低血容性休克、食道出血併休克、敗血性休克、心因性休克;呼吸疾病:呼吸衰竭、肺動脈栓塞。

表2-3-16  99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十大死因
華江里主要死因 萬華區主要死因 台北市主要死因 台灣地區主要死因
1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2 心臟疾病
休克 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3 ---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4 肺炎 肺炎 糖尿病 肺炎
5 器官衰竭 糖尿病 事故傷害 糖尿病
6 呼吸疾病 事故傷害 肺炎 事故傷害
7 腦血管疾病
肝硬化併腹水 蓄意自我傷害(自殺) 高血壓性疾病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8 ---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9 --- 高血壓性疾病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 高血壓性疾病
10 --- 敗血症 蓄意自我傷害(自殺)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行政院衛生署
4. 十大癌症死因
由上表2-3-15和表2-3-16可知惡性腫瘤死因在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和台灣地區皆位居第一,故進一步分析出十大癌症死因,如下表2-3-17和表2-3-18。
癌症死因為華江里每年蟬聯第一的主要死因,故需多提供當地居民癌症預防保健及相關諮詢,亦可配合政府活動加強宣傳。由表 可以看出華江里每年肝癌和肺癌皆蟬聯第一,而在表 萬華區、台北市和台灣地區肺癌和肝癌亦排名一二,故在預防工作上不容小覷。
慢性B、C型是肝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B、C型肝炎的盛行不容忽視。在B型肝炎上應管控疫苗接種情形;而C型肝炎部分,目前尚無疫苗,故預防的重點在於阻斷其傳播途徑,例如捐血者C 型肝炎抗體篩檢、醫療器械充分消毒及使用拋棄式的醫療器材(如:針頭、針筒)、避免共用個人衛生用品(如:牙刷、刮鬍刀等)。在飲食習慣上,注意飲食均衡且少喝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黃麴毒素;在睡眠上,要有充足的睡眠、注重休息、避免過度疲累。此外,定期接受肝癌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陳,2005;林、高,2008)。
肺癌的預防可以從改善環境中的危險因子著手,如戒菸、避免暴露在二手菸或其他容易致癌環境下、調整飲食習慣成高纖低脂取向,攝取多種類的蔬果,及改變熱油煎炒的烹調習慣、下廚時使用抽油煙機以及調整抽油煙機高度或戴上口罩、保持通風良好等,都有助於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查,必要時接受胸部電腦斷層追蹤,也有助於高危險群的早期發現;此外,不要輕忽持續性的咳嗽、咳血、胸部或肩膀疼痛、聲音沙啞等的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耽誤診治時機(台灣癌症基金會,2011)。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流行病學上,都有一致的證據顯示吸菸是肺癌最重要的因子(廖,1997),因此在肺癌的預防上亦可搭配行政院衛生局的戒菸教戰手冊,進行菸害防制的宣導活動 (國健局菸害防制,2011)。
由於華江里人口數少,統計時多一人或少一人會對比率影響很大,而產生結果誤差,預防此誤差可用近五年的平均值來進行計算,避免分析錯誤(黃,1996)。
表2-3-17  民國98-100年華江里之十大癌症死因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死因 死亡
人數 死亡
百分比(%)
死因 死亡
人數 死亡
百分比(%)
死因 死亡
人數 死亡
百分比(%)
1 肝癌
肺癌 3
3 21.43
21.43 1 肝癌
肺癌
胃癌 2
2
2 22.22
22.22
22.22 1 肝癌
肺癌
胃癌
口腔癌
大腸癌
膀胱癌 2
2
2
2
2
2 13.33
13.33
13.33
13.33
13.33
13.33
3 直腸癌 2 14.29 4 子宮頸癌
卵巢癌
乳癌 1
1
1 11.11
11.11
11.11
4 口腔癌
子宮頸癌
舌癌
胃癌
食道癌
原位不明癌 1
1
1
1
1
1 7.14
7.14
7.14
7.14
7.14
7.14 7 肺腺癌
食道癌
惡性腫瘤 1
1
1 6.67
6.67
6.67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表2-3-18  99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十大癌症死因
排名 華江里癌症死因 萬華區癌症死因 台北市癌症死因 台灣地區癌症死因
1 肝癌
肺癌
胃癌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2 --- 肝和肝內膽管癌 肝和肝內膽管癌 肝和肝內膽管癌
3 ---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4 子宮頸癌
卵巢癌
乳癌 女性乳癌 女性乳房癌 女性乳房癌
5 --- 胃癌 胃癌 口腔癌
6 --- 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前列腺(攝護腺)癌 胃癌
7 --- 口腔癌 胰臟癌 攝護腺癌
8 --- 胰臟癌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食道癌
9 --- 子宮體癌 口腔癌 胰臟癌
10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子宮頸及部分未明子宮癌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行政院衛生署


5. 新生兒死亡率
新生兒死亡率為一年內出生未滿4週(28天)之新生兒死亡總數與該年內活產嬰兒總數之比值,以千分率(‰)表示。一年內出生未滿4週死亡之新生兒總數 / 一年內活嬰兒總數*1000 (內政部統計處,2012)。
新生兒死亡率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孕婦於產前是否受到良好的照顧及先天畸形兒的程度,因此可反映該地區懷孕婦女孕期衛生工作與對新生兒照顧的醫療衛生水準(許,2010)。
由表2-3-19可看出98-100年華江里的新生兒死亡率皆為零,相較於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的比率皆來的低 (圖2-3-21),可顯現華江里對婦女孕期衛生和新生兒醫療衛生水準高。

表2-3-19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新生兒死亡率
新生兒死亡率(‰)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99年 台北市
99年 台灣地區
99年
新生兒死亡人數 0 0 0 6 52 429
活產嬰兒數 64 45 93 1,336 18,530 166,886
新生兒死亡率(‰) 0.00 0.00 0.00 4.49 2.81 2.57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內政部戶政司


圖2-3-21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新生兒死亡率

6. 嬰兒死亡率
嬰兒死亡率為一年內出生未滿一歲之嬰兒死亡總數與該年內活產嬰兒總數之比值,以千分率(‰)表示。嬰兒死亡率=一年內一歲以下嬰兒死亡總數 / 一年內活產嬰兒總數*1000 (內政部統計處,2012)。
因為一歲以內的嬰兒抵抗力較差,易受傳染病的入侵,因此嬰兒死亡率可代表一個國家公共衛生與醫藥進步的指標,也可以視為評估婦幼衛生保健工作水準的重要指標(許,2010)。
由表2-3-20可看出華江里的嬰兒死亡人數在100年僅一人,但由於母數較少導致死亡率變成10.75‰,而造成誤差。因此以三年平均來看,華江里98~100年期間平均嬰兒死亡率為3.58‰,低於萬華區、台北市和台灣地區99年的統計 (圖2-3-22),表示華江里地區婦幼衛生保健工作有一定水準(黃,1996)。

表2-3-20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嬰兒死亡率
嬰兒死亡率(‰)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99年 台北市
99年 全國
99年
嬰兒死亡人數 0 0 1 7 75 751
活產嬰兒數 64 45 93 1,336 18,530 166,886
嬰兒死亡率(‰) 0.00 0.00 10.75 5.24 4.05 4.50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內政部戶政司


圖2-3-22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嬰兒死亡率

7. 孕產婦死亡率
孕產婦死亡指在懷孕期間或懷孕中止後42天內之婦女死亡,而不論其懷孕期長短或懷孕的位置為何;或任何與懷孕有關或因懷孕而加重之原因所導致之死亡,但不包括因事故或偶發原因所致之死亡。孕產婦死亡應分為下列兩類:
(1)與產科直接有關之死亡:所有因懷孕狀態(懷孕、生產、產褥期)而產生之產科併發症致死者,由墮胎、流產、治療欠妥或由上述任何原因所致一連串事件致死者。
(2)與妊娠間接有間之死亡:懷孕前已存在之疾病或懷孕期所發生非與妊娠直接有關之原因,因懷孕而加重病情致死者。
孕產婦死亡率為一年內婦女因懷孕或生產死亡的總數與該年內活產嬰兒總數之比值,以千分率(‰)表示。孕產婦死亡率=婦女因懷孕或生產死亡的總數 / 一年內活產嬰兒總數*1000 (內政部統計處,2012)。
孕產婦死亡率代表婦女在懷孕時期、生產時期及產後時期是否受到良好照顧的指標(許,2010)。
由表2-3-21可看出華江里98-100年和萬華區99年孕產婦死亡率皆為零,相較於台北市和台灣地區99年 (圖2-3-23),顯示華江里地區懷孕婦女受到的照顧良好。

表2-3-21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孕產婦死亡率
華江里
98年 華江里
99年 華江里
100年 萬華區
99年 台北市
99年 全國
99年
孕產婦死亡人數 0 0 0 0 1 7
活產嬰兒數 64 45 93 1,336 18,530 166,886
孕產婦死亡率(0/0000) 0.00 0.00 0.00 0.00 5.40 4.19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內政部戶政司、行政院衛生署


圖2-3-23  民國98-100年華江里及民國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孕產婦死亡率

(四) 人口成長趨勢
1. 自然增加率(Natural Increase Rate)(‰)
指一個人口在特定時間中,出生個數與死亡個數之差,可以反映出人口的繁衍的規模與增長的速度。公式:出生人口數-死亡人口數/年中人口數*1000(內政部統計處,2012)。由表2-3-22及圖2-3-24可看出,99年華江里之自然增加率降至-0.12‰,為負成長,分析原因為99年逢虎年而影響生育意願,導致出生人口數減少,而100年時華江里之自然增加率則大幅提升,增加至3.68‰,分析原因可能為建國百年結婚熱潮,很多爸媽趕生百年寶寶,因此出生人口數大幅增加,為近年來連續下降後首次回升。與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自然增加率比較,華江里之粗出生率與粗死亡率皆居中。雖華江里於100年時粗出生率大幅提升,然而粗死亡率卻亦緩緩增加中,可能與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有關,應深入探討其死亡原因及影響因素,並設法給予措施,預防死亡率的攀升。

表2-3-22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自然增加率
 項目 華江里 華江里 華江里 萬華區 台北市 台灣地區
98年 99年 100年 100年 100年 100年
出生人口數 64 45 93 1,976 25,132 196,627
死亡人口數 53 46 61 1,576 15,988 152,915
年中總人口數 8,699 8,654 8,690 189,977 2,634,870 23,193,518
粗出生率(‰) 7.36 5.20 10.70 10.40 9.54 8.48
粗死亡率(‰) 6.09 5.32 7.02 8.30 6.07 6.59
自然增加率(‰) 1.27 -0.12 3.68 2.10 3.47 1.89
資料來源: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台北市民政局、內政部戶政司


圖2-3-24  民國98-100年華江里、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之自然增加率
四、 醫療保健系統
為了解華江里醫療資源的狀況,以下將醫療資源分成三種型態介紹,此外也分析里內三高資料以評估其健康問題。
(一) 本里醫療資源分佈
1. 預防性醫療
萬華區華江里內主要是由里外的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及里內診所提供預防性醫療,診所提供的服務於治療性醫療部分會再詳述。華江里至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步行約需30分鐘以上,醫療的可近性不高。但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會不定期與附近的醫療院所共同協辦健康篩檢,服務內容包含設點篩檢,篩檢內容涵蓋三高篩檢、子宮頸抹片篩檢、口腔癌篩檢、大腸直腸篩檢、乳房攝影預約、肝癌篩檢,共設有13個站,此外為使當地里民能更進一步了解健康促進的概念,與華江國小共同舉辦長青健康活力站、成立健走團體、健康一條街及推行無菸公園、市民健康卡集點活動並舉辦健康講座,進而達到預防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功用。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服務項目如表2-4-1所示。

表2-4-1  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服務項目內容
單位別 服務項目 分機
服務台 一、臺北市兒童醫療補助證發放事宜。
二、市民健康卡發放事宜。
三、預防注射證明、付費領用保險套、新移民越語口譯 服務、業務諮詢服務。 9或233
個案管理組 一、大腸直腸癌防治及陽性個案管理、癌症篩檢醫院輔導。
二、子宮頸癌防治及陽性個案管理、癌症防治計劃統籌(含經費核銷及四癌陽性個案轉介癌症協會的窗口)、癌症防治宣導品管理。
三、乳癌防治及陽性個案管理、E化組業務及學生志工應用、健康關懷列車。
四、社區窗口(聯合醫院公衛團隊及各項支援活動聯絡窗口)、整合性篩檢(肝癌防治及陽性個案管理)、複合
式篩檢、健康卡、公共服務人員。
五、民防、防災業務窗口(無線電測試、防疫物資、中心防疫藥品管理、緊急連絡電話輪值排班)、主任會報
及大事紀彙整、口腔癌(含老人口腔篩檢)防治及陽性
個案管理、檳榔防治。
六、兒童居家安全、兒童氣喘、嬰幼兒及兒童保健(含早療、兒童發展檢核、醫療補助證、預注證明)、雙胞
胎案、寶寶爬行比賽、加班費交通費申請。
七、更年期照護:更年期支持團體、母乳哺餵相關業務:
母乳哺育支持團體、哺集乳室輔導管理、社區尿失禁防治及骨盆腔運動健康促進推廣。
八、精障個案管理、緊急送醫案件、憂鬱症防治、心理衛生(宣導)(社區化教育)、自殺防治、協助心理諮商門診、華區院外門診部聯絡管理工作。
九、1.孕產婦健康照護相關業務
    2.嬰幼兒健康照護
   (1)早產兒及低體重兒關懷訪視
   (2)新生兒代謝篩檢異常追蹤
   (3)新生兒聽力篩檢
    3.新移民業務
    4.生育保健相關減免服務
   (1)保險套管理
   (2)出生通報訪視
   (3)產婦遺傳診斷異常追蹤
   (4)特殊群體管理:如新移民產檢補助申請、新移民新婚、生產訪視、精智障育齡婦女訪視、精智障個案或低收入戶個案生育調節補助申請。
十、學校衛生相關業務、兒童整合性篩檢(含口腔、聽力、視力)、健康學園評鑑(特色發展計劃)、口腔衛生(潔牙漱口水)、學校各項宣導、年度印刷計劃。
十一、中老年人疾病防治(大人氣喘、腎臟病、關節炎…等)、失智症防治(含樂齡健康照護)、65歲以上老人(含獨居長者)、老人居家安全、防跌計劃。
十二、糖尿病防治暨糖尿病照護網、糖尿病支持團體、血壓、血糖、膽固醇三合一篩檢(龍山寺合作計劃)、員工量血壓計劃、醫療廢棄物管理、強化疾病網絡計劃。
十三、家戶健康管理、社區健康照護網(弱勢族群服務管理除獨居及精障業務、原住民健康促進計劃)、血糖、血膽固醇試紙管理、遠距照護計劃。
十四、長期照護相關業務(天使人力銀行志工管理、社區協力聯盟資源整合)社區關懷站。
十五、社區復健門診及中風(含中風健康促進團體)、心血管疾病防治暨代謝症候群、長者促進案計劃(長者健康促進競賽)
十六、疫苗管理(含冷藏設備保養合約及經費核銷、疫苗監視保全服務合約及經費核銷)、流感疫苗接種業務、合約醫療院所管理、三麻一風定點醫院訪查、嬰幼兒預防接種業務、防疫經費核銷。
十七、腸病毒防治、校園預注、校園傳染病管理、洗手設備查核、校園流感疫苗接種稽核。
十八、登革熱防治(含疫情調查、衛教宣導)、社區傳染病管理(含疫情調查、衛教宣導)、自主健康管理(入境旅客)、轄區內疫苗冰箱查核、防疫志工業務。 288

233


236

237


289



220


232


239


238












235


207


215



210


212

221


224



222

223
健康促進組 一、社區健康營造、健康體能檢測及減重活動(減重班)、人口政策宣導、健康飲食天天五蔬果、急救技能訓練菸害防治宣導及稽核(戒菸班)、健康城市(協助)、安全學校。
二、健康城市(萬華健康促進協會)、一里一健康特色、志
 工招募及管理、里保健站管理、生命統計、青少年衛生教
 育(含兩性教育及毒品宣導)、職場健康促進及自主認證、
 用藥安全(居家廢棄藥物管理)、無菸公園。 211



216


2. 治療性醫療:
萬華區華江里內,治療性醫療資源共5間,包含一般診所、藥局、牙醫診所,可就近提供里民所需的醫療服務,以及與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共同協辦健康篩檢,使里民可得到治療以及預防疾病的醫療資源。
(1) 診所:2間

圖2-4-1  通安診所                        圖2-4-2  福安診所

表2-4-2  診所服務項目內容
診所 主要治療項目 其他服務項目
通安診所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中風、感冒、關節炎、腎臟病、肝炎、內兒科疾病… 小兒健檢、成人健檢、預防注射、心電圖、癌症篩檢
福安診所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失眠、憂鬱症、胃潰瘍、痛風… 成人預防保健、各項抽血檢查、癌症篩檢

(2) 藥局:2間

圖2-4-3  健乙藥房(西藥)            圖2-4-4  通安蔘藥行(中藥)

(3) 牙醫診所:1間

圖2-4-5  康莊牙醫

3. 長期照護:
目前里內有一間長期照護機構,里民可步行約5~10分鐘即可到達,醫療可近性高。服務對象大多為失能者、行動不便者及需要喘息服務的對象。而服務內容主要為生活照顧、醫療服務及休閒娛樂。

表2-4-3  長照機構服務項目內容
屬性 機構名稱 負責人 地址 電話 收容對象 核定收容人數 立案日期
私立 臺北市私立軒儀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盧嘉富 臺北市萬華區華江里028鄰和平西路3段384號1樓 02-23088661 養護 47 98.07.20

(二) 三高篩檢資料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的藥物治療以減少心血管疾病之風險。研究調查指出,2002-2007年期間,國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盛行率有上升之趨勢,糖尿病更提高近2%,但三高的控制率卻未見提升。中央健保局於2010年公布2009年十大健保用藥排行,其中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用藥就占八種;三高藥費支出持續上升,顯示出有三高問題的國人越來越多,由此可見此問題漸趨重要(張可臻等人,民100)。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一般成人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20mmHg、 舒張壓80mmHg左右,高血壓即是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血糖部份,正常人空腹時的血糖值為70 -110m g/dl,飯後兩小時則以不超過120mg/dl;而血脂正常值應介於120~200mg/dl(國民健康局,民101)。
慢性疾病伴隨著多重致病因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皆是主要因素之一,且疾病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國人忽略,因此慢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以及社區篩檢的重要性,已成為個人與衛生單位刻不容緩的工作。

表2-4-4  98年華江里與萬華區三高篩檢異常人數與比率
98年 華江里 萬華區
三合一篩檢 人數 異常人數 篩檢異常比率 人數 異常人數 篩檢異常比率
血壓 211 65 30.81% 6411 2158 33.66%
血糖 211 9 4.27% 6411 297 4.63%
膽固醇 211 10 4.74% 6411 388 6.05%

表2-4-5  99年華江里與萬華區三高篩檢異常人數與比率
99年 華江里 萬華區
三合一篩檢 人數 異常人數 篩檢異常比率 人數 異常人數 篩檢異常比率
血壓 267 107 40.07% 4862 1602 32.95%
血糖 267 15 5.62% 4862 241 4.96%
膽固醇 267 23 8.61% 4862 398 8.19%

表2-4-6  100年華江里與萬華區三高篩檢異常人數與比率
100年 華江里 萬華區
三合一篩檢 人數 異常人數 篩檢異常比率 人數 異常人數 篩檢異常比率
血壓 149 47 31.54% 3876 1078 27.81%
血糖 149 9 6.04% 3876 212 5.47%
膽固醇 149 25 16.78% 3876 489 12.62%

根據表2-4-4到表2-4-6繪製出折線圖(圖2-4-6)比較98年至100年華江里里民的三高問題。

圖2-4-6  華江里三高篩檢
高血壓的部分從98年到99年略微上升約9.26%,至100年時減少8.53%,高血糖的部分從98年到100年皆略微上升,整體而言共上升1.77%,高血脂的部分從98年到100年這三年間共上升12.04%。
由圖2-4-7到圖2-4-9雖然98年華江里的異常值小於萬華區,但由99年到100年可看出華江里三高異常值皆高於萬華區,但因三高篩檢的數據可能包含重複的個案以及未考量新舊案的問題,所以結果的呈現可能較不客觀,但整體而言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的防治議題應為華江里內未來需積極推動的方向。

圖2-4-7  98~100年血壓比較圖

圖2-4-8  98~100年血糖比較圖

圖2-4-9  98~100年膽固醇比較圖
五、 高齡友善城市評估結果與分析
(一) 基本資料
表2-4-7  受訪者背景分析
次數(n=48) 百分比(%)
年齡(平均年齡:75.85)
65歲至74歲 22 45.8%
75歲至84歲 20 41.6%
85歲至95歲 6 12.6%
性別
16 33.3%
32 66.7%
職業
退休 39 81.3%
家管 8 16.6%
1 2.1%
教育程度
國小以下 21 43.7%
國小 11 22.9%
初中 6 12.5%
高中職 5 10.4%
大專 3 6.3%
大專以上 2 4.2%
是否與家人同住
43 89.6 %
5 10.4%
由表2-4-7顯示,在受訪者平均年齡為75.85歲,其中65歲至74歲之老年人居多,占45.8%,大部分為女性佔66.7%,且已退休佔81.3%;推測受訪者多為日治時代成長,因此教育程度相對較低,以國小以下居多,占43.7%。大部分的受訪者多與家人同住,佔89.6%。
(二) 受訪者健康狀態
表2-4-8  受訪者健康狀態調查結果
次數(n=48) 百分比(%)
自覺健康狀態
健康 13 27.1%
普通 23 47.9%
不健康 12 25%
有行走疼痛或困難情形
經常 12 25%
偶爾 21 43.7%
從不 15 31.3%

圖2-4-10  疾病狀況調查結果(n=48)複選

圖2-4-11  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部份調查結果(n=48)複選

此外,受訪者有47.9%認為自我健康狀態普通,而有43.7%有偶爾行走困難之現象。而由圖2-4-10可看出,受訪者的疾病狀況以高血壓及心臟病佔多數,由圖2-4-6可見三高中以高血壓異常率居冠,且由表2-3-16可看出華江里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位居第二。在其他疾病方面,則以膝蓋疼痛和骨質疏鬆為主,推測與受訪者年紀較大有關。根據文獻指出骨關節炎、骨質疏鬆、骨折、痛風等都是會引起老人疼痛的因素。其中以骨關節炎最常見,而常見的疼痛部位有膝、髖、肩及手指等關節(Hewitt & Foley, 1990;Lansbury, 2000)。因骨質疏鬆而導致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亦屬常見(Lansbury, 2000)問卷結果顯示七成老人有行走疼痛問題,文獻查證結果膝蓋疼痛在於老人是普遍的問題,另外研究也統計出社區老人疼痛部位在膝蓋者佔35%,且抱怨該疼痛問題會影響其活動行走(Tsai, Liu, Chung,2010)。圖2-4-11顯示受訪者日常生活大多不需要他人協助。

(三) 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Outdoor spaces and buildings)
戶外開放性空間與公共建築對高齡人口的行動力、獨立性與生活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中包含關於愉悅與乾淨的環境、綠色空間的重要性、休憩環境、友善和健康的步道空間、人行安全空間、可及性、安全的環境、行走與自行車步道、友善的建築空間、適量的公共廁所和高齡消費者等層面。
48位居民中50%的人認為行走於人行道及馬路時感到順暢,25%居民認為普通,18.7%居民認為不順暢,4%居民表示不知道;而導致人行道不順暢的原因有52.0%車子佔道,40.0%為路面不平整,8.0%商家將商品置於人行道。
表2-4-9  人行道順暢度及不順暢之原因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馬路及人行道行走順暢?(n=48)
  順暢 24 50.0
  普通 12 25.0
  不順暢 9 18.7
  不知道 2 4.0
  遺漏值 1 2.0
不順暢行走的原因?(n=25)
  路面不平整 10 40.0
  車子佔道 13 52.0
  商家將商品置於人行道 2 8.0

經問卷統計大多居民認為馬路及人行道為順暢,有居民表示機車會停好,會留通道給人走,樓下商家有時候雖然會有佔道情形,但跟他們說一下就會改善了,基本上還不錯;而25位居民認為會使人行道不順暢的原因大多為車子佔道及路面不平整,倘若機車格能加以規劃,及騎樓能減少高低起伏,此問題將能有所改善,此外,也有部分居民口頭表示卸貨車會阻擋道路,或是機車會騎到人行道上。


圖2-4-12  商品及機車佔用人行道

認為里內公園使用很便利的居民有33.3%,認為普通為39.6%,6.3%的人感覺不便利,14.6%的人則表示不知道里內公園是否便利。
表2-4-10  公園使用之便利性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里內公園使用的便利性?(n=48)
  便利 16 33.3
  普通 19 39.6
  不便利 3 6.3
  不知道 7 14.6

訪談其中認為公園使用不便利或是不知道的人,居民表示自己因為身體不好,不方便出門,公園距離自家又遠,所以不曾去過公園;也有的居民表示公園的治安不好,街友多,會亂翻垃圾,讓人不敢過去。實地訪查時,發現於八號公園確實有街友逗留。
里內無障礙設施對於有需求者是合宜的人佔27.1%,普通的人佔41.7%,不合宜的人佔25%,不知道的佔4.2%。

表2-4-11  無障礙設施對於有需求者之合宜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里內無障礙設施對於有需求者合宜?(n=48)
  合宜 13 27.1
  普通 20 41.7
  不合宜 12 25.0
  不知道 2 4.2
  遺漏值 1 2.1

多數民眾認為本里的無障礙設施普通,實際訪談坐輪椅進公園的人及其家屬,身障人士表示平時家人會推她進公園曬太陽,公園裡也有一些設施供她做復健,該家人也表示公園的無障礙設施做得很好,可以方便她推輪椅進公園。實地訪查時,發現於八號公園的入口有設計輪椅專用道供身障人士使用,也在公園裡看到有人推輪椅進入,使用上並無困難。對於少數認為不合宜的人,居民表示還是有些地方路不平或是有階梯,或是汽車停在人行道斜坡的入口。

圖2-4-13  八號公園的輪椅專用道
對於里內人行道或公園內座椅的數量是否足夠,認為足夠的人佔31.3%,普通的人佔22.9%,不足的人佔25%,不知道的佔18.8%。

表2-4-12  里內公共座椅數量滿意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里內人行道或公園內座椅的數量足夠?(n=48)
  足夠 15 31.3
  普通 11 22.9
  不足 12 25.0
  不知道 9 18.8
  遺漏值 1 2.1

訪談認為足夠及普通的人,居民表示公車站牌附近有椅子,站久累了可以過去休息,但有的居民則表示,雖然椅子的數量足夠,但是椅子很髒,讓他不敢去坐,椅子的設立形同虛設。認為椅子數量不足的居民則表示椅子和椅子的間距遠,與朋友說話時需要大聲說,老人家耳朵又不好,無法與朋友聊天,建議應該設立涼亭或是改善椅子的間距。
對於公廁使用的便利度,認為便利的人有12.5%,普通的人有18.8%,不便利的人有20.8%,不知道的人佔43.8%。對於公廁的清潔度,認為清潔的人有10.4%,普通的人有16.7%,不清潔的人有6.3%,不知道的人佔56.3%。

表2-4-13  里內公廁便利度及清潔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里內使用公廁的便利程度?(n=48)
  便利 6 12.5
  普通 9 18.8
  不便利 10 20.8
  不知道 21 43.8
  遺漏值 2 4.2
公廁的清潔度?(n=48)
  清潔 5 10.4
  普通 8 16.7
  不清潔 3 6.3
  不知道 27 56.3
  遺漏值 4 8.3

多數民眾不知道本里有公廁,也無法回答公廁是否乾淨。對於公廁的設立量,居民表示公園、公車站牌附近都沒有廁所,有時候在外面突然想小便都找不到地方去,建議應該在公園、停車場、公車站牌等地點設立公廁。有些居民則知道雁鴨公園的腳踏車道附近設有流動廁所,但是還是希望里內設立公廁,而非流動廁所。對於公廁的清潔度,居民表示會擔心不知道公廁乾不乾淨,如果在里內突然想上廁所,反正離自己家很近,會回家去上廁所。大部分民眾期望公廁要有人定時打掃,地板不要溼滑,然後民眾使用後不要髒亂。
37.5%居民對里內安全感到滿意,31.3%感到普通,31.3%感到不滿意;而其中有22位居民認為的不滿意原因有小偷及搶劫30.8%,遊民或是不良份子聚集26.8%,夜晚路燈照明不足7.3%,監視器不足31.7%,紅綠燈設置不足4.9%。

表2-4-14  安全滿意度調查結果及相關原因
次數(人) 百分比(%)
對於里內安全滿意度?(n=48)
  滿意 18 37.5
  普通 15 31.3
  不滿意 15 31.3
不滿意的原因?(n=22)
  小偷、搶劫 12 30.8
  遊民或不良份子聚集 11 26.8
  夜晚路燈照明不足 3 7.3
  監視器不足 13 31.7
  紅綠燈設置不足 2 4.9

對於里內安全度最不滿意的原因為監視器不足佔31.7%,此外,有居民表示監視器雖然是有裝,可是到底有沒有再拍也不知道,認為可能只是裝好看的而已;其次為小偷及搶劫佔30.8%,有居民表示連白天走在路上都會被搶,孫子也被搶過,認為安全性頗差;此外,有部分居民表示附近公園多反而不好,造成很多遊民會聚集在公園,反而降低公園的安全性,而減少去公園的意願。
此外,有居民表示雁鴨公園的路口紅綠燈設置有所不足,此處車速快,故倘若能增設紅綠燈可以提升行人的安全性。
70.8%居民對於里內的生活機能十分滿意,25.0%認為普通,2.1%則表示不滿意,2.1%表示不知道。

表2-4-15  生活機能滿意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對於里內的生活機能滿意度?(n=48)
  滿意 34 70.8
  普通 12 25.0
  不滿意 1 2.1
  不知道 1 2.1

多數居民表示要去診所、郵局或要買東西都十分方便,要搭公車也很方便,只是要搭捷運就還要轉車,很可惜附近沒有捷運可直接使用,但也沒有太遠,故尚可接受。2.1%表示不知道的居民為家裡的東西都是家人會買回來,自己很少出門,所以不太清楚。
(四) 住宅(Housing)
住宅首重安全與舒適寧靜。同時,一個舒適的住宅與社區和社會服務必然有連結關係,也會對高齡者的獨居生活與生活品質產生直接的影響。此面向包含可負擔性、基本需求服務、設計、裝潢、維生供給系統、服務的可及性、社區與家庭連結、住宅選擇和生活環境等層面。
萬華地區屬於台北市發展較早的區域,為以前很多從南部上來打拚的年輕人居住首選地,故華江里屬於住宅區,房子多為舊式公寓,高度多不超過5層樓,以密集的建築方式排列,里內道路路線規劃雜亂,外地人到此地容易迷路。這些舊式公寓沒有電梯,有些樓梯甚至採一條龍的型式,而華江里內老年人口數較多,老年人口跌倒的危險性大大的提高。
訪談48位居民中有11位在一年內曾有跌倒經驗,佔22.9%,而有77%居民表示一年內沒有跌倒情形發生;而跌倒的地點多在住宅以外的地方,佔54.5%,而36.3%於家中客廳,9.0%於上下樓梯時;其中,原因以地板不平居多,佔45.4%,其次為走樓梯的時候不慎滑倒,佔18.1%,其餘原因為不小心被雜物絆倒、無扶手、重心不穩、藥物使用等。

表2-4-16  跌倒經驗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一年內有跌倒經驗?(n=48)
  是 11 22.9
  否 37 77.0
跌倒地點為?(n=11)
  家中客廳 4 36.3
  家中樓梯 1 9.0
  住宅外 6 54.5
跌倒原因為?(n=11)
  地板不平 5 45.4
  走樓梯滑倒 2 18.1
  雜物絆倒 1 9.0
  無扶手 1 9.0
  重心不穩 1 9.0
  使用安眠藥 1 9.0

發現有54.5%的跌倒發生於室外,推測可能是因為本社區的樓梯設計多為一條龍設計、金屬製造的階梯容易踩滑及地面凹凸不平,都可能是造成老人於路上跌倒的原因。民眾表示自己在住宅外跌倒,跌倒的原因及地點為走在路上因路不平跌倒及在公園、搭公車時走樓梯或台階時滑倒。在住宅跌倒的民眾,跌倒地點多為客廳,原因為當自己重心不穩要跌倒時,自家客廳中又未設置扶手或可以扶住的東西而摔倒;相較原先預測結果,以為浴室跌倒率將為最高,但訪談中,部分居民表示因浴室有裝置防滑設備或是自己有穿防滑拖鞋,故比較不會跌倒。所以無障礙或防跌問題不應僅侷限於浴廁,應推廣至客廳、樓梯等地方。
據問卷統計結果,有33.3%的居民表示上下樓梯有困難的情形,29.1%覺得普通,37.5%認為自己上下樓梯沒有困難。
表2-4-17  上下樓梯之困難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上下樓梯有困難?(n=48)
  困難 16 33.3
  普通 14 29.1
  無困難 18 37.5

有37.5%民眾表示自己上下樓無困難,因為自己活動尚無困難或是住宅內設有電梯故無上下樓梯的問題。有33.3%民眾表示自己上下樓十分困難,因為自己是坐輪椅或是走樓梯腳會痛,只能慢慢走,或是需要有人攙扶,不然就是不想出門。
31.2%居民的家中浴室有裝置防滑設備,68.7%則無;6.0%居民家中有裝置扶手,91.6%則無。

表2-4-18  住家安全設備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住家浴室裝置防滑設備?(n=48)
  有 15 31.2
  無 33 68.7
住家內裝置扶手?(n=48)
  有 3 6.0
  無 44 91.6
  遺漏值 1 2.0.

有31.2%的民眾表示住家浴室內有防滑設備,如防滑磁磚或是防滑墊。68.7%的民眾則表示沒有,居民表示房子是租的,無法鋪設,但會使用防滑拖鞋。大部分的民眾住家內未裝置扶手,僅有6%的民眾有裝,裝置地點為浴室。
87.5%居民認為自家內的照明足夠,10.4%認為普通,2.0%則認為有所不足;64.5%居民晚上睡覺經常有開小夜燈的習慣,8.3%偶爾會開,27.0%則從未使用小夜燈。

表2-4-19  住家照明度及夜燈使用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住家內照明亮度足夠?(n=48)
  足夠 42 87.5
  普通 5 10.4
  不足 1 2.0
有使用夜燈的習慣?(n=48)
  經常 31 64.5
  偶爾 4 8.3
  從不 13 27.0
有64.5%的人會經常使用夜燈,使用夜燈地點為房間外通道處,認為半夜如果起床如廁,有小夜燈便較安全。27%的人表示自己從不使用夜燈,表示用了夜燈會睡不著或是外面路燈的照明已足夠,故從未使用。
了解政府有提供居家環境改造輔助津貼的資訊僅佔2.0%,4.0%居民略懂,93.7%的居民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

表2-4-20  居家環境改造輔助津貼瞭解度的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知道政府有提供居家環境改造輔助津貼的資訊?(n=48)
  了解 1 2.0
  略懂 2 4.0
  完全不知道 45 93.7

大多數居民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此資訊,表示政府資訊傳達不夠確實,故居民並未真正享受到此福利。但是訪談過程中發現居民想進一步知道這方面的資訊,會詢問訪談者這個資訊的詳細內容,像房子用租的能否使用等問題。由此可知,居民其實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因完全不知道有這方面的福利可供使用,故而喪失當地居民的權益。

(五) 大眾運輸(Transportation)
大眾運輸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是影響高齡者行動的關鍵因素。其中又包含可及性、可負擔性、可靠性與車次頻率、旅次目的地、對高齡人口友善的大眾運輸、為高齡人口提供的特殊服務、博愛座與民眾禮貌、大眾運輸駕駛、安全與舒適、大眾運輸場站與服務站點、計程車、社區大眾運輸、服務資訊、駕駛狀況、貼心的大眾駕駛和停車空間等層面。
華江里擁有一個客運總站─欣○客運,本里居民經常使用此大眾運輸工具做為對外的交通工具,護生於3/15訪談業者得知關於欣○客運對於老年人所作的關懷設施如下:本客運目前有45台公車,已有18台公車改良成新型公車,行駛於1號路線,預計於今年8月增加到50台新型公車。這種新型公車與舊型有所不同,台階只有一階,且這種公車可以傾斜車體,依乘載量可以使公車與地面距離減少3到5公分,使公車車體與路緣齊平,方便老年人上下車。對於坐輪椅的乘客設計了自動式斜板,司機會開啟後門並使斜板伸出,這種全自動的斜板平時藏在車底,斜板伸出約需5秒,伸出後的斜板斜度約30度;在空間方面,也設置出獨立空間,配有2個座位,司機會友善協助乘客上下車,並幫助乘客繫安全帶及固定輪椅。


圖2-4-14  新型公車的後門斜板
圖2-4-15  公車上的輪椅專用位


有30位認為本里大眾運輸便利,佔62.5%;有11位認為本里大眾運輸普通,佔22.9%;有4位認為本里大眾運輸不便利,佔8.3%;有2位表示自己沒有在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所以不知道是否便利,佔0.04%。訪談當中認為交通不便利的10位居民,6位認為公車班次少,佔60%;4位認為路線設計不良,佔40%;1位認為停車格不足,佔10%。

表2-4-21  大眾運輸便利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大眾運輸便利嗎?(n=48)
  便利 30 62.5
  普通 11 22.9
  不便利 4 8.3
  不知道(沒在使用) 2 4.0
  遺漏值 1 2.0
認為大眾運輸不便利的原因?(n=10)
  公車班次少 6 60.0
  路線設計不良 4 40.0
  停車格不足 1 10.0

對於本里大眾運輸的便利性,多數的居民認為十分便利。少數居民認為不便利的原因是公車班次少、路線設計不良及停車格不足。如:居民表示之前下車地點就是目的地,現在公車改了路線,下車後還要再走一段,很不方便,希望能改回原樣;有居民表示公車站牌離龍山寺站牌太遠,而且很多線都擠在同一個區塊上車,這樣很多班公車一起來都感覺很混亂。
對於大眾交通工具的階梯設計,認為這個設計方便自己上下車的有21位,佔43.7%,不便自己上下車的有16位,佔33.3%,有9位表示自己沒有在搭公車,所以不知道這個設計是否方便自己上下車,佔18.7%。對於客運司機是否尊重長者,認為經常的有27位,佔56.2%,認為偶爾的有14位,佔29.1%,有5位表示自己沒有在搭公車,所以不知道司機是否尊重長者,佔10.4%。
表2-4-22  公車階梯設計及公車司機尊重長者的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大眾運輸工具的階梯設計,便利上下車?(n=48)
  是 21 43.7
  否 16 33.3
  不知道(沒在使用) 9 18.7
  遺漏值 2 4.0
客運司機是否尊重長者?(n=48)
  經常 27 56.2
  偶爾 14 29.1
  從不 0 0
  不知道(沒在使用) 5 10.4
  遺漏值 2 4.0

對於大眾交通工具的階梯設計,認為方便自己上下車的佔43.7%,居民表示某些路線公車的階梯比較低,比較方便上下車。認為不便自己上下車的佔33.3%,居民表示公車階梯太高,需要用拐杖或是雨傘協助才能上下車,可能與有些居民則表示因為膝蓋有疼痛問題,故不方便上下階梯。且據問卷統計,有25%的民眾經常有行走疼痛或困難的情形,43.7%的民眾則表示自己偶爾會有這樣的問題,而這樣的民眾多有膝蓋疼痛問題或骨質疏鬆等疾病。
對於客運司機是否尊重長者,多數居民認為司機是經常尊重他們的,如:司機都會老人家坐好再開車,而且常常搭,大家都很熟了,司機很客氣都會打招呼;少數居民認為司機偶爾不尊重他們,如:居民表示自己不敢搭公車,怕會遇到不好的司機,會嫌老人動作太慢,所以自己很少在搭公車,都是在坐計程車比較多。



圖2-4-16  有3個台階的公車      圖2-4-17  只有1個台階的公車

對於站牌路線及時刻表是否方便閱讀,認為容易的有10位,佔20.8%,認為普通的有15位,佔31.2%,不容易閱讀的有13位,佔27%,有8位表示自己沒有在使用或是不識字,所以不知道是否容易自己閱讀,佔16.6%。

表2-4-23  站牌設計滿意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站牌路線及時刻表方便閱讀?(n=48)
  容易 10 20.8
  普通 15 31.2
  不容易 13 27.0
  不知道(沒在使用、不識字) 8 16.6
  遺漏值 2 4.0

對於站牌路線及時刻表是否方便閱讀,居民表示路線標得很清楚,而且用滾筒設計很方便也不會佔很多空間;多數民眾覺得普通,認為不太常看站牌,反正都搭一樣的路線,可以到就好了。但有27%的民眾覺得不容易閱讀,居民表示時刻表字太小,看起來很吃力,還要轉來轉去很不方便,而且很難轉。有16.6%的民眾表示不知道,原因為自己不識字,不會去使用時刻表,平常都只搭自己熟悉的路線。


圖2-4-18  旋轉式公車站牌

綠燈通行秒數是否足夠通過,認為足夠的有26位,佔54.1%,認為普通的有17位,佔35.4%,不足夠的有4位,佔8.3%。

表2-4-24  綠燈通行秒數足夠度調查結果
次數(人) 百分比(%)
綠燈通行秒數足夠通過?(n=48)
  足夠 26 54.1
  普通 17 35.4
  不足夠 4 8.3
  遺漏值 1 2.0


大部分的民眾覺得綠燈通行秒數足夠自己通過,居民表示那些秒數是有設計過的,所以過馬路時間很充裕,而且社區附近的路口也沒有很大,所以基本上是足夠通行的;但有8.3%的民眾認為不足,表示某些路段(如:萬大路)的紅綠燈,時間太短,走到一半就變燈了,希望能有所改善。
(六) 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
社會參與、支援與良好的健康和生活環境之間有高強度的連結關係,參與休閒、社會、文化與心靈活動,甚至是與家庭之間的互動,都會讓高齡居民不斷地活動。而社會參與包括可及的機會、可負擔的活動、機會範圍、活動與事件的體認、鼓勵參與、獨立對話和世代整合及文化與社區等層面。
華江里里長楊華中先生表示,里內有成立老人會,名為「松柏俱樂部」,會定期舉辦旅遊活動及聚會,另外里內還有歌唱班、電腦班、土風舞班、成人識字班…等,提供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活動。
問卷調查統計結果指出,華江里老人一年內有參加里內舉辦的活動者佔17.3%,未參與社區活動者高達82.7%,深入進行訪談過程中受訪者表示因行動不便、個性較內向、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或平常沒有參與活動習慣…等,導致活動參與度低,建議里內活動可增加其多元性。而參加者對於活動的細項滿意度如下:


圖2-4-19  參與者對於活動滿意度調查結果(n=48)

由圖2-4-19可見有參加活動的里民中,對於活動的時間、地點、費用以及活動性質滿意度皆達50%以上,顯示大部分參加者對活動整體而言是感到滿意的。少數回答不知道者,表示對活動無特別意見或感受。

圖2-4-20  受訪者對於所提出的意見是否受到尊重之調查結果(n=48)

由圖2-4-20可見,受訪者有34%認為所提供的意見沒有受到尊重,且表示里內大多不會過問其意見,或認為提出意見也不會受到重視;而其中表示不知道者大部分為很少提出意見的人,故不清楚意見是否能受到尊重。


圖2-4-21  受訪者對里內公共設施的滿意度調查結果(n=48)

由圖2-4-21可知,受訪者對里內公共設施大多感覺普通,而不滿意者則指出有公園規劃不良(如樹、座椅、無障礙斜坡)及公共垃圾桶過少之問題。




表2-4-25  受訪者對里內聚會場所之調查結果(n=48)
次數(n=48) 百分比(%)
滿意里內聚會場所
滿意 16 33.3%
普通 19 39.6%
不滿意 2 4.2%
不知道 9 18.7%
遺漏值 2 4.2%
認為里內聚會場所足夠
足夠 20 41.6%
普通 18 37.5%
不足夠 3 6.3%
不知道 5 10.4%
遺漏值 2 4.2%

由表2-4-25可看出大多受訪者對於里內聚會場所是感到尚可(39.6%)且足夠的(41.6%);而回答不知道者多是因為沒去過聚會場所或較少參加聚會活動。

(七) 敬老與社會融入(Respect and social inclusion)
此面向包含尊重與不尊重的行為、高齡者歧視、世代間互動與公眾教育、對社區的幫助、家庭地位和經濟排斥等層面。

表2-4-26  受訪者對里內敬老與社會融入之調查結果(n=48)
次數(n=48) 百分比(%)
可感受里內對老人的尊重
41 85.4%
7 14.6%
至公務機構洽公時,遇困難會有服務人員主動協助
經常 24 50%
偶爾 6 12.5%
從不 7 14.6%
沒去過公務機關 10 20.8%
遺漏值 1 2.1%

由表2-4-26在敬老方面從問卷受訪者中有85.4%可感受里內對老人的尊重,在訪談過程中,部分受訪者表示里民對於老人皆會主動讓座,互相打招呼,且有50%受訪者表示至公務機構經常會有服務人員主動協助,由此數據可了解里內老人是備受尊重的。而有14.6%的受訪者表示無法感受里內對老人的尊重,其中有受訪者表示因為里民間彼此不認識,因此無法談及尊重問題。另一方面,而有20.8%表示因近年來沒去過公務機關而不清楚公務機構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問題,整體而言在敬老與社會融入方面,里內老人的感受是不錯的。
(八) 工作與志願服務(Civic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這個部分包含當志工的選項、有薪水的工作選項、訓練、可及性、公眾參與、寶貴的貢獻、企業理念和給付薪水等層面。

表2-4-27  受訪者對退休後的生涯規劃調查結果(n=48)
次數 百分比(%)
參與過志工活動
13 27%
35 73%
有繼續就業的意願
6 13%
42 87%
里內有提供就業資訊
13 27.08%
35 72.92%

在志工參與部分,有73%的受訪者未參與過志工活動。在就業部分有13%有意願繼續工作,但卻有72.92%的受訪者表示里內並無提供就業訊息。有87%表示無意願繼續工作,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因身體狀況不佳而無餘力再工作、因不識字所以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或是年紀大無人想雇用。

(九) 通訊與資訊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其中包含資訊提供、口頭溝通、列印出來的訊息、簡易的語言、自動化溝通與設備和電腦與網路等層面。

圖2-4-22  里內公告訊息的滿意度調查結果(n=48)

圖2-4-23  里民接受公告訊息方式(n=48)複選
由圖2-4-22及圖2-4-23看出,里內傳達公告訊息的方式主要為廣播,且大部分受訪者對此方式感到尚可(50%),而不滿意者佔了19%,多表示廣播聽不清楚且回音過大,建議可廣播多次或改善聲音品質。此外,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受訪者較喜歡接受訊息的方式為廣播及電話通知,推測可能與老人受教育程度較低有關。

(十) 社區及健康服務(Community support and health services)
此面向包含服務可及性、提供的服務、志工支援和緊急計畫與看護等層面。華江里老人在醫療層面的問卷調查結果:

表2-4-28  醫療資源可近性調查
次數 百分比(%)
醫療資源的足夠性
滿意 33 68.75%
普通 12 25%
不滿意 0 0%
沒意見 2 4.17%
遺漏值 1 2.08%
就醫交通便利性
滿意 32 66.67%
普通 12 25%
不滿意 4 8.33%
醫療人員服務態度滿意度
滿意 36 75%
普通 11 22.92%
不滿意 0 0%
遺漏值 1 2.08%

由上述表.可知,大部分的受訪者對里內醫療資源的足夠性、便利性及醫療人員服務態度感到滿意,僅有少部份受訪者表示到某些醫院(如西園、和平)交通不便,希望有直達公車。
表2-4-29  受訪者對健康服務中心利用調查結果(n=48)
次數 百分比(%)
接受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服務
17 35.42%
31 64.58%
接受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篩檢
15 31.25%
33 68.75%

表2-4-30  受訪者對健康服務資訊認知(n=48)
次數(n=48) 百分比(%)
知道免費健檢服務的資訊
瞭解 27 56.2%
略懂 9 18.8%
完全不知道 12 25%
三年內接受過免費健檢
21 43.7%
27 56.3%
知道老人免費疫苗注射資訊
瞭解 33 68.8%
略懂 5 10.4%
完全不知道 10 20.8%
一年內接受過老人免費疫苗注射
18 37.5%
29 60.4%
忘記了 1 2.1%

從表2-4-29及表2-4-30調查結果可看出受訪者多數未接受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服務,也未接受過健康篩檢。此外受訪者多數瞭解有免費健檢及疫苗注射的訊息,但部份受訪者表示會直接前往大醫院做健康檢查,也有部份表示健康服務中心提供的免費健檢品質有待加強。在免費疫苗施打方面,根據社區設站數據結果顯示華江里老人疫苗注射率為8.72%,而萬華區老人疫苗注射率為10.34%,大多數受訪者表示自認無施打疫苗的需求,而部分受訪者表示因有固定看診的醫院,故在該醫院施打疫苗較方便。推測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距離華江里較遠,且華江里周圍醫療資源充足,因此可能會影響里民使用此醫療資源的意願,故華江里老人至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醫療資源意願偏低。不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有於華江里設點,主動提供醫療保健相關服務,像是社區篩檢或疫苗注射,並結合華江國小推動長青健康活力站等,但受訪者可能不清楚此為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所提供的服務,故調查者在問卷的問法上可能會影響受訪者的回答。


圖2-4-24  里民對於長期照護服務內容了解程度(n=48)

由圖2-4-24可看出,有56%的受訪者對於長期照護服務的資訊不瞭解,可能為里內較缺乏相關訊息的提供,或受訪者本身認為無相關需求,故不會主動了解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


圖2-4-25  里內受訪者對於居住於華江里的滿意度調查結果(n=48)

整體而言,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對於居住於華江里是感到滿意的,其中有受訪者表示已居住多年,習慣當地生活環境,且認為此里對老人是友善且尊重的。此外有少部份受訪者因經濟狀況不佳只好選擇繼續居住。


肆、 華江里社區評估之特點
本組經由地理、人口、醫療組對華江里的評估後,列出以下華江里的長處與弱點(表3-1):

表3-1  華江里之長處及弱點
長     處 說     明
地理組
大眾運輸滿意度高 62.5%居民滿意本里的大眾運輸。
生活機能便利 70.8%居民認為本里有完善的生活機能。
行人通行順暢 50%居民認為本里道路順暢;此外,於交通號誌時間的設置,有54.1%居民認為足夠。
人口組
100年華江里自然增加率有成長趨勢 雖粗死亡率略為上升,但因粗出生率大幅增加,使自然增加率由負成長(-0.12‰)轉為正(3.68‰),且高於萬華區(2.10‰)、台北市(3.47‰)及台灣地區(1.89‰)。
新生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連續三年皆為零 可以反映出華江里對懷孕婦女衛生工作和新生兒醫療照護良好。
醫療組
里內醫療資源充足 里內有兩間診所、兩間藥房及一間牙醫診所,且根據問卷結果顯示有68.75%的受訪者對於里內醫療資源的足夠性是滿意的。
里內老人對於受到尊重的滿意度高 根據問卷結果表示有85.4%的受訪者可感受到里內對老人的尊重。
里內老人對於醫療人員服務態度的滿意度高 問卷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有75%滿意醫療人員的服務態度。
里內聚會場所充足 根據問卷統計,有79.1%的受訪者認為里內聚會場所是足夠(普通)的。
老人滿意居住於本里 根據問卷統計,超過56%的受訪者表示滿意居住於本里。
弱     點 說     明
地理組
環境安全滿意度較低 31.3%居民表示本里的安全度表示不滿意。
對居家環境改造輔助津貼資訊不了解 關於政府提供居家環境改造輔助津貼,有93.7%的居民表示不知道這個資訊。
人口組
人口密度過高 華江里人口密人口密度仍為萬華區的1.98倍,為台北市的4.38倍,為台灣地區的66.28倍。
老化指數上升 華江里的老化指數上升快,從98年的109.28%到100年的113.26%。
男女性別比不均 華江里98~100年的性別比介於95.69~96.82,較台北市的94.21高,但和萬華區的99.32及台灣地區的100.94相比仍較低。
15歲以下人口比率偏低 華江里98~100年15歲以下人口比率平均為11.54%,和萬華地區的11.73%、台北市的14.57%、台灣地區的15.65相比偏低。
35歲以上婦女生育比率較高 華江里98~100年之主要生育年齡集中在35~39歲,98~100年三年平均為57.75‰,高於99年台北市及台灣地區。40~44歲三年之平均17.39‰,亦高於99年萬華區、台北市、台灣地區。
15~19歲生育比率上升 98~100年三年平均2.61‰來看,高於萬華區(0.99‰)及台北市(1.64‰)。
早產兒比率高 98~100年平均,早產兒比率為9.91%,高於萬華區的8.25%。
低體重兒比率高 98~100年平均,低體重兒比率為11.29%,高於萬華區的7.79%。
惡性腫瘤為十大死因之首 癌症死因以肝癌、肺癌為主要死因,且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攀升 98年、99年心臟疾病皆位居第二,而100年攀升至與惡性腫瘤並列第一。
醫療組
血壓值異常比率偏高 99年(40.07%)-100年(31.54%)異常值雖有下降,但跟萬華區(32.95%;27.81%)相比仍偏高。
血糖值異常比率偏高 98-100年異常值持續上升,且99年(5.62%)及100年(6.04%)與萬華區(4.96%;5.47%)比較相對較高。
血脂值異常比率偏高 98-100年異常值持續上升,且99年(8.61%)及100年(8.61%)與萬華區(8.19%;12.62%)比較相對較高。
里內老人多數有行走疼痛或困難 根據問卷統計結果得知有68.7%的受訪者經常(或偶爾)有行走疼痛或困難的問題。
老人參與里內活動率偏低 問卷統計結果得知未參與社區活動者高達82.7%,可見老人參與里內活動率較低。
就業資訊提供率偏低 問卷統計結果僅27.08%的受訪者得知里內有提供就業資訊。
健康服務中心使用率偏低 問卷統計結果僅35.42%的華江里里民曾使用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且68.75%的受訪者未曾接受過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免費篩檢。就地理位置而言,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至華江理步行需30分鐘以上,可近性較低。
老人疫苗注射率低 根據社區設站數據結果顯示華江里老人疫苗注射率(8.72%)相較於萬華區老人疫苗注射率(10.34%)低。且就問卷結果得知,有60.4%的受訪者一年內未接受過疫苗注射。
老人接受免費健檢率低 根據問卷結果顯示,有56.3%的受訪者三年內未接受過免費健檢。
長照服務內容瞭解度低 根據問卷結果顯示,有56%的受訪者對於長期照護服務的資訊不瞭解。


伍、 社區健康問題
經由上述地理組、人口組及醫療組的弱點,歸納整理成以下12項健康問題:
(1) 35歲以上婦女生育率較高
(2) 15~19歲生育比率上升
(3) 早產兒、低體重兒比率高
(4) 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連續三年第一
(5) 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攀升
(6) 三高比率偏高
(7) 里內老人多數有行走疼痛或困難
(8) 老人參與里內活動率偏低
(9) 健康服務中心使用率偏低
(10) 老人接受疫苗注射及免費健檢率低
(11) 長照及就業資訊傳達及接收度偏低
(12) 環境安全滿意度較低
本組依照黃明珠等(1996)之原則來排定社區問題的優先順序,依照以下5項準則:
準則一:衡量問題的嚴重性-疾病死亡率,後遺症得嚴重性
準則二:衡量問題的普遍性-疾病的罹患率
準則三:評估策略的有效性-社區介入措施是否能改善健康狀態?能夠預防多少疾病造成的死亡?能夠涵蓋多少危險群?
準則四:評估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社區介入措施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
準則五:評估資源的可用性-是否有足夠的人力、設備;資金?若需增購設備時,能否負擔設備費及維護費?
將全組組員分成A、B兩組,每個小組均包含地理組、人口組和醫療組的人員,採行兩階段進行評分。第一階段:兩組分別以0分(不太嚴重、不普遍)、1分(有些嚴重、還算普遍)和2分(非常嚴重、非常普遍),針對上述準則一和二,即問題的嚴重性和普遍性給予評分,由兩組評分的總和找出分數高者進行第二階段評分。第二階段:針對第一階段分數高的問題,經兩組分別以上述準則三~五進行名次的排序(ex:第一名表示策略能非常有效地改善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最短、可利用的資源最多),由兩組名次的總和找出最低名次者即為本組認為社區最優先的健康問題。
經上述排列優先順序的方法進行後,得到結果如下表4-1。於第一階段結束後,得到以下四項分數高者:(1)早產兒、低體重兒比率高;(2)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連續三年第一;(3) 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攀升;(4)三高比率偏高。再根據此四項進行第二階段,得到(表4-2)最優先需處理的問題為三高比率偏高,其次是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攀升。

表4-1  A、B兩組對健康問題嚴重性和普遍性之評分結果
健   康   問   題 嚴重性 普遍性 總和
A B A B
1. 35歲以上婦女生育率較高 0 0 2 2 4
2. 15~19歲生育比率上升 1 1 1 0 3
3. 早產兒、低體重兒比率高 2 2 1 0 5
4. 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連續三年第一 2 2 2 1 7
5. 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攀升 2 2 2 1 7
6. 三高比率偏高 1 2 2 2 7
7. 里內老人多數行走疼痛或困難 0 0 2 2 4
8. 老人參與里內活動率偏低 0 0 2 2 4
9. 健康服務中心使用率偏低 0 0 1 1 2
10. 老人接受疫苗注射及免費健檢率低 0 1 2 1 4
11. 長照及就業資訊傳達及接收度偏低 0 0 2 1 3
12. 環境安全滿意度較低 0 1 1 1 3

表4-2  A、B兩組對健康問題有效性、解決所需時間和資源可用性之排名結果
健   康   問   題 有效性 解決所需時間 資源可用性 總和
A B A B A B
1. 早產兒、低體重兒比率高 4 4 1 2 4 2 15
2. 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連續三年第一 3 2 4 4 2 4 15
3. 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名攀升 2 3 2 3 3 3 13
4. 三高比率偏高 1 1 3 1 1 1 7

陸、 建議
綜合上述評估和分析,給予以下健康問題和高齡友善城市之建議:
一、 健康問題
針對本組認為最需優先處理的心臟疾病與三高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 結合里長設置華江大食堂的理念和健康的概念,推行健康餐。
2. 開設烹飪班,由營養師指導並提供可預防心臟病和三高的食品資訊,如:芹菜加強血管功能、少鹽少油少糖……等知識。
3. 舉辦健康促進相關活動,提供獎勵,如:開設減重班(社團),且安排騎單車、健走、五行健康操等活動,當減肥達一定體重可得誘人的獎品。
4. 舉辦健康衛教講座或國小運動會結合社篩,鼓勵家長參與來增加三高的篩檢率(宣傳、地點)
5. 每月舉辦一次健走活動,使用集點卡與市民健康卡結合,集到一定的點數可得一次診療
6. 於國小或鄰里長家可放置血壓計提供民眾自我監測血壓狀況;於公園、土地廟可設置三高和心臟病防治之宣導看板,增加提供民眾資訊的來源。
7. 對已有三高或心臟疾病的居民,定期以電訪或家訪進行追蹤管理。
8. 設計測量三高紀錄表,於多人據點與衛教單張供民眾索取。
9. 訓練志工使用血壓計、血糖、血脂計幫民眾監測。
二、 高齡友善社區
1.建議可多舉辦類似里民大會的活動,使更多人可參與里內活動的討論且發表其意見;也可設置意見箱,於公開活動中不定時的回應其意見內容,以讓年長里民可感受到里內的重視。
2.增加公共垃圾桶的設置,以及呼籲民眾將寵物的排泄物清理乾淨。
3.公車站牌設計改良。
4.建議增設雁鴨公園前路口紅綠燈。
5.提供防滑貼紙、增加宣導居家環境改造補助津貼。
6.建議里內活動可增加其多元性,可先調查里民的興趣,再根據調查結果增設活動或社團。
7.部分受訪者表示廣播音質差且回音大容易聽不清楚,建議改善廣播音質。
柒、 限制
由於實習時間較短,無法深入探討華江里之問題,僅以收集到的資料做一個分析,且在問卷收集的數量上受到限制,因此可能會影響樣本的推論性及代表性。
捌、 參考資料
王香蘋(2003) ‧台灣老人罹病、活動功能、及健康自評的分析:1989 年-1996 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3,77-106。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2012)˙水質監測系統˙取自http://waterpark.twd.gov.tw/onlinenew/edaywater/water02/inside1.asp?AreaMapID=005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2012)˙常見問答˙取自http://www.twd.gov.tw/ct.asp?xItem=1393884&ctNode=47806&mp=114001
台北松山健康城市(無日期).松山健康城市指標.取自http://tw.search.yahoo.com/r/_ylt=A8tUwYelf21PZXsAzZ9r1gt.;_ylu=X3oDMTE2M2lmMWNwBHNlYwNzcgRwb3MDNDQEY29sbwN0dzEEdnRpZANUV0MwODBfMzk5/SIG=154hludgd/EXP=1332604965/**http%3a//www.songshan-healthycity-taipei.org.tw/Doc/%25e5%2581%25a5%25e5%25ba%25b7%25e4%25bc%2591%25e9%2596%2592%25e6%258c%2587%25e6%25a8%2599.doc
台灣癌症基金會(無日期)˙癌症資訊˙2012年3月24日取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無日期)˙內政統計應用名詞定義˙2012年3月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list.aspx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營建關懷高齡者的城市.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945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空氣品質監測網空氣污染指標˙取自http://taqm.epa.gov.tw/taqm/zh-tw/b0201.aspx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空氣品質監測網北部空品區˙取自http://taqm.epa.gov.tw/taqm/zh-tw/Psi/North.aspx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飲用水水質管理˙取自http://tsm.epa.gov.tw/drinkwater/index-7.htm
行政院衛生署(2004,8月18日).鼓勵生育「衛生宣導計畫」.取自http://health99.doh.gov.tw/media/public/pdf/21448.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年,9月).國民健康局年報.取自http://health99.doh.gov.tw/media/public/pdf/21593.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九九網站(無日期).健康知多少.取自    http://health99.doh.gov.tw/FaqZone/faq_k_List.aspx?p=125
李育純 (2006年10月15日).論青少年未婚懷孕及其影響.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73.htm
林志陵、高嘉宏(2008)˙肝癌的流行病學˙中華癌醫會誌,24(5),277-281。
林麗華、周汎澔(2006).運用羅氏適應模式於一位高齡初產婦剖腹產後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23(1).83-96。
范光中、許永河(2010)‧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經衝擊‧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5(3),149-168。
國民健康局 (2012).慢性病防治-問答集.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QA.aspx?Subject=2007 12250011&No=200712250011
國民健康局菸害防制資訊網(2011年8月4日)˙菸害防治教戰手冊˙2012年3月24日取自http://tobacco.bhp.doh.gov.tw/Show.aspx?MenuId=524
張可臻、周瑩婷、蔡依紋、羅錦泉、陳昭源(2011).醫學中心家醫科門診三高病患藥物順應性相關因子分析.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1-14。
張俊雄(2009年12月15日).台灣地區出生率相關研究.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3/83-06.htm
許智皓(2010)˙社區衛生護理學˙四版˙台中:華格那。
陳于媯(2006)˙推廣癌症預防醫學從社區做起˙中國醫訊,41,11-13。
陳榜(2005)˙肝癌防治˙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1(2),146-154。
黃月純(2007).國際上提高生育率政策分析及其對台灣教育發展的啟示.台灣教育.647.22-30。
黃明珠、呂明秀、陳瑞菊、洪美玟(1996)˙衛生所社區健康評估模式之實驗˙公共衛生,22(4),213-219。
葉至誠(2003)˙當代社會問題˙台北:揚智。
廖國盟、陳建仁(1997) •肺癌之流行病學特徵、危險因子及防治策略•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6(5),375 -395。
劉君雅、鄧志松、唐代彪(2009)‧台灣低生育率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9,119-155。
環球郵報(2011).全球人口老化及主要國家因應概況.取自http://upntoday.blogspot.com/2011/08/upn-taipei-news-economic-2011-8-21-08.html
Tsai,Y.F., Liu,L.L., Chung,S.C.(2010). Pain Prevalence, Experiences, and Self-Car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mong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 Taiwan.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40(4),575-581.